本技术专利涉及新风机,具体而言,涉及混风正压新风机。
背景技术:
1、目前正压新风机,基本结构为,整机机壳,内部包含一个风机,一部分过滤装置,安装在吊顶内部,通过垂吊螺杆及膨胀螺丝固定在吊顶上,正压新风机通过一进一出法兰风口与软连接(符合软管),并各自连接pvc管道,从室外吸入新鲜空气,经过过滤,通过送风管道及送风口送入室内。
2、但现有技术的新风机仅具备新风功能,不具备内循环功能,且常规新风机的滤网大多通过螺栓固定,更换滤网时的拆装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风正压新风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机功能单一且滤网拆装繁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风道,所述机体的一端布置有两个进风口,机体的另一端布置有出风口,两个进风口为新风进风口与循环进风口,所述机体上卡接有过滤箱,过滤箱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握把,过滤箱内设有滤网组件,过滤箱上布置有l形限位块,机体上转动安装有与l形限位块相适配的卡杆,卡杆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卡杆与l形限位块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机体内布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3、优选的,所述新风进风口通过新风管道连通至室外。
4、优选的,所述循环进风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室内连通。
5、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形成有多个排风口。
6、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槽,限位槽内插接有滤网组件。
7、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呈c字形,过滤箱的开口处卡接有限位板,限位板靠近过滤箱的一侧与滤网组件抵接,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扣槽。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内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传动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传动滑块,两个传动滑块上均开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9、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限位插杆,过滤箱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限位插杆相适配的限位插孔。
10、优选的,所述传动腔内安装有两个固定块,固定块上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安装在传动滑块上。
11、优选的,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块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传动滑块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风正压新风机,通过设有的新风进风口与循环进风口的相互配合,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实现新风模式与内循环模式的切换,并通过设有的过滤箱、卡杆与l形限位块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从而可在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时,通过拧下固定螺栓并拨动卡杆远离l形限位块,即可通过握把将过滤箱从机体上取下,从而实现对滤网的更换与保养。
1.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风道,所述机体的一端布置有两个进风口,机体的另一端布置有出风口,两个进风口为新风进风口与循环进风口,所述机体上卡接有过滤箱,过滤箱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握把,过滤箱内设有滤网组件,过滤箱上布置有l形限位块,机体上转动安装有与l形限位块相适配的卡杆,卡杆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卡杆与l形限位块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机体内布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口通过新风管道连通至室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进风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室内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形成有多个排风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内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槽,限位槽内插接有滤网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呈c字形,过滤箱的开口处卡接有限位板,限位板靠近过滤箱的一侧与滤网组件抵接,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扣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内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传动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传动滑块,两个传动滑块上均开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限位插杆,过滤箱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限位插杆相适配的限位插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内安装有两个固定块,固定块上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安装在传动滑块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风正压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块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传动滑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