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1、防水构造是在对外墙砌体进行防水处理时,用于对两块外墙砌体之间的结构缝隙进行填充密封的一种机构。
2、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对两块外墙砌体之间的结构缝进行防水处理时,通常会先将结构缝内部进行清理,再将pe棒塞入结构缝中将其填充起来,然后在pe棒的表面以及表面和结构缝隙的内壁之间涂抹密封胶和防水涂层对其进行密封处理,外墙砌体通常都是人工手动进行安装贴附的,预留的结构缝隙宽度会存一定的偏差,而订购的pe棒的直径通常都是固定的,从而导致在结构缝隙误差较大时,pe棒填充进去后容易发生晃动使其填充密封不紧密,影响密封防水效果的情况出现,同时影响后期的密封胶和防水涂层的涂抹,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外墙砌体通常都是人工手动进行安装贴附的,预留的结构缝隙宽度会存一定的偏差,而订购的pe棒的直径通常都是固定的,从而导致在结构缝隙误差较大时,pe棒填充进去后容易发生晃动使其填充密封不紧密,影响密封防水效果的情况出现,同时影响后期的密封胶和防水涂层的涂抹,降低施工效率问题所提出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包括pe棒,所述pe棒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矩形挤压杆和若干个螺栓,所述矩形挤压杆的内壁设置有调节装置,两个所述矩形挤压杆的一侧均与pe棒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矩形挤压杆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pe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和圆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螺栓的一端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挤压装置,在对两块外墙砌体之间的结构缝进行防水处理时,通常会先将结构缝内部进行清理,然后将两根矩形挤压杆分别放置在pe棒的外表面两侧上,再将螺栓穿过螺旋拧在其中一块矩形挤压杆上的第一螺纹孔中,然后穿过圆孔,手动将两排矩形挤压杆进行挤压,使其pe棒发生形变,从而可以使螺栓的另一端可以螺旋拧在第二块矩形挤压杆上的第一螺纹孔中,然后将pe棒塞入结构缝中,可以根据结构缝隙的内壁宽度,拧动螺栓转动至一定位置后,使其两根矩形挤压杆对pe棒进行挤压至一定程度后,发生形变的pe棒外表面会紧贴在结构缝隙的内壁中将其填充起来,最后在pe棒和矩形挤压杆的表面以及表面和结构缝隙的内壁之间涂抹密封胶和防水涂层对其进行密封处理,通过对螺栓的拧动调节使其矩形挤压杆对pe棒的挤压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不同宽度的结构缝隙进行填充,提高了pe棒的使用适配性,起到密封更加牢固提高防水效果的作用。
4、优选的,所述螺栓的一侧开设有拧槽,所述拧槽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状。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拧槽,再将螺栓螺旋拧在第一螺纹孔中至一定位置后,不方便手动将其拧动时,可以借助工具将其插在拧槽中拧动,从而可以方便拧动螺栓。
6、优选的,所述矩形挤压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与第一螺纹孔的内壁相连通,所述圆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螺栓的一端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圆槽,再将螺栓螺旋在第一螺纹孔中至一定位置后,可以将其一端完全收纳进圆槽中,减少螺栓凸出的面积,方便后期涂抹密封胶和防水涂层的施工。
8、优选的,所述矩形挤压杆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pe棒的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卡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在将矩形挤压杆抵接在pe棒的外表面上时,可以使第一螺纹孔快速对准圆孔,并使两个矩形挤压杆呈对称状态。
10、优选的,所述卡块和卡槽的纵截面均为l形状,所述卡块为橡胶材质。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卡块为l形状,在将卡块卡进卡槽中后,l形的一端会钩在卡槽中,使其矩形挤压杆抵接在pe棒的外表面时更加牢固,不易发生脱离。
12、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与矩形挤压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螺纹大小和形状与螺栓的一端外表面螺纹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根据使用pe棒的长度,手动握住操作块向一侧拉动,使其带动调节杆在矩形挤压杆的内壁中向一侧运动至一定位置,从而可以增加矩形挤压杆的长度,使其对不同长度的pe棒进行挤压固定,提高矩形挤压杆的使用适配性。
14、优选的,所述操作块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操作槽,若干个所述操作槽呈等距离排列。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操作槽,在不方便手动握住操作块将其拉动时,可以接触插片将其插在操作槽中,从而可以方便将其拉动。
16、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矩形挤压杆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可以将调节杆的两侧通过限位块固定限位在矩形挤压杆内壁中的限位槽中,使其在来回滑动时不易发生上下晃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挤压装置,在对两块外墙砌体之间的结构缝进行防水处理时,通常会先将结构缝内部进行清理,然后将两根矩形挤压杆分别放置在pe棒的外表面两侧上,再将螺栓穿过螺旋拧在其中一块矩形挤压杆上的第一螺纹孔中,然后穿过圆孔,手动将两排矩形挤压杆进行挤压,使其pe棒发生形变,从而可以使螺栓的另一端可以螺旋拧在第二块矩形挤压杆上的第一螺纹孔中,然后将pe棒塞入结构缝中,可以根据结构缝隙的内壁宽度,拧动螺栓转动至一定位置后,使其两根矩形挤压杆对pe棒进行挤压至一定程度后,发生形变的pe棒外表面会紧贴在结构缝隙的内壁中将其填充起来,最后在pe棒和矩形挤压杆的表面以及表面和结构缝隙的内壁之间涂抹密封胶和防水涂层对其进行密封处理,通过对螺栓的拧动调节使其矩形挤压杆对pe棒的挤压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不同宽度的结构缝隙进行填充,提高了pe棒的使用适配性,起到密封更加牢固提高防水效果的作用。
1.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包括pe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pe棒(1)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挤压装置(2),所述挤压装置(2)包括两个矩形挤压杆(21)和若干个螺栓(24),所述矩形挤压杆(21)的内壁设置有调节装置(3),两个所述矩形挤压杆(21)的一侧均与pe棒(1)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矩形挤压杆(21)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22),所述pe棒(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23),所述第一螺纹孔(22)的内壁螺纹和圆孔(23)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螺栓(24)的一端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4)的一侧开设有拧槽(25),所述拧槽(25)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挤压杆(2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圆槽(26),所述圆槽(26)的内壁与第一螺纹孔(22)的内壁相连通,所述圆槽(26)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螺栓(24)的一端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挤压杆(2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27),所述pe棒(1)的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卡槽(28),所述卡槽(28)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卡块(27)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7)和卡槽(28)的纵截面均为l形状,所述卡块(27)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杆(31),所述调节杆(31)的外表面与矩形挤压杆(2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3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32),所述第二螺纹孔(32)的内壁螺纹大小和形状与螺栓(24)的一端外表面螺纹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调节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块(3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操作槽(34),若干个所述操作槽(34)呈等距离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墙砌体与结构缝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所述矩形挤压杆(21)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36),所述限位块(35)的外表面与限位槽(36)的内壁滑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