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磁性离合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动葫芦的离合器为接触式离合器,即电机的输出轴和齿轮箱的输入轴需要通过该离合器机械连接,这使得电机箱和齿轮箱无法单独组装,不利于电动葫芦的模块化。此外,接触式的离合器在超过限定扭矩时摩擦打滑,发热严重,容易出现离合器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可以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非接触式连接,且可以在超过限定扭矩时连续打滑。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止转连接在输入轴上,所述第二磁吸部止转连接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之间具有间隙;还包括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间隙的大小。
3、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和输出轴通过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之间的磁力作用实现非接触连接,使得输入轴和输出轴能够分开组装,有利于模块化。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的扭矩的最大值与间隙的大小相关,间隙越小传递的最大扭矩越大,在超载导致扭矩超过限定扭矩时,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之间会连续非接触式打滑,不会导致离合器的损伤,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4、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均包括安装座,该安装座朝向所述间隙的一侧圆周均布有多个磁铁,且同一个所述安装座上的磁铁极性相同,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的所述磁铁的极性相反。在输入轴带动第一磁吸部转动时,第二磁吸部的磁铁受到磁吸力作用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输出轴转动。
5、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部滑动配合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周;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第一磁吸部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与所述螺母抵接,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输入轴靠近输出轴的一端,且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旋松或旋紧螺母来调节第一磁吸部在输入轴上的轴向位置,进而调节间隙的大小。
6、优选地,在所述输入轴的内周穿设有螺栓,该螺栓的螺纹段伸出所述输入轴的端部形成所述螺杆。
7、优选地,在所述输入轴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容纳孔,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位于该容纳孔内,且在该容纳孔内连接有限位件,该限位件与所述螺栓头紧密抵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输入轴螺纹连接。
8、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容纳孔螺纹连接的紧定螺钉。
9、优选地,所述螺母的外周设置有摩擦凸纹;所述第一磁吸部的端部设置有容纳所述螺母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周与所述螺母的外周适配。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螺母、螺栓、输入轴和第一磁吸部同步转动,防止螺母松动导致的间隙变化。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输入轴键联接,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输出轴键联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吸部上设置有锁紧部,所述输出轴上对应该锁紧部的位置具有光轴段;所述锁紧部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口,沿其周向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与所述第一槽口连通,所述第一槽口将所述锁
12、紧部分为固定段和锁紧段,所述第二槽口位于所述锁紧段上,所述固定段和所述锁紧段通过螺栓连接。
1.一种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磁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