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3  44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的,具体为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在软土段的施工逐渐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沿海地区有相当多的淤泥质软土,并且淤泥质软土层较厚,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5米,对于如此深厚的软基路段,其路堤填筑稳定性极差,采用换填、排水板固结、粉喷桩、水泥搅拌桩等传统施工方法加固处理后的软基工程质量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软基加固路段的工后沉降和跳车现象十分严重。

2、根据公开号为cn207812204u的中国专利,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砂石层、粘结层、管桩、钢纤维骨架与碎石层,所述管桩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管桩等间距排布,所述管桩的一端插设至砂石层以下、另一端穿过钢纤维骨架并延伸至碎石层。

3、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若干个管桩与钢纤维骨架相互配合,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均产生优异的牢固性,导致其出现如下缺点:钢纤维骨架本身为空心结构,使得装置的整体支撑结构弱,且钢纤维骨架为一体式,无法分段拆卸,使得后期路段维修时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以解决钢纤维骨架本身为空心结构,使得装置的整体支撑结构弱,且钢纤维骨架为一体式,无法分段拆卸,使得后期路段维修时极为不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包括砂土层,所述砂土层设置在软土基底的上方,所述软土基底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加固槽,所述软土基底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加固槽的内部设置有钢架,所述加固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泥土层,所述钢架的外壁四侧均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混泥土层,所述连接钢板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

3、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加固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混泥土层灌注与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外壁四侧均开设有连通口,第一防护壳的外壁四侧均固定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二防护壳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内部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防护壳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混泥土层灌注与所述第二防护壳的内部。

4、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钢架的内部均固定有支撑钢管。

5、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护套,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侧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防护套的内部固定套设,所述防护套为土工布材质制。

6、优选的,所述软土基底的上方铺设有过度层,所述过度层为火山岩石材料铺设而成。

7、优选的,所述过度层的顶面铺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为土工布铺设而成,所述砂土层铺设在所述加强层的顶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一、在使用中,通过将软土基底开设多个加固槽,并在加固槽的内部设置钢架,然后采用连接钢板将每个钢架分别连接形成整个加固结构,最后通过第一混泥土层与第二混泥土层对钢架与连接钢板进行灌注,形成钢筋混泥土结构,使得主体支撑结构强度大,可靠性强,同时每个钢架与连接钢板可进行独立拆卸,方便了后续的路段维修工作;

10、二、在使用中,通过设置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可以在施工时对第一混泥土层与第二混泥土层进行定型,保证整个加固结构表面的平整,通过支撑钢管可以增加钢架的支撑强度,进而增加加固结构的整体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包括砂土层(1),所述砂土层(1)设置在软土基底(2)的上方,所述软土基底(2)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加固槽(3),所述软土基底(2)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1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槽(3)的内部设置有钢架(4),所述加固槽(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泥土层(6),所述钢架(4)的外壁四侧均固定有第一安装板(5),所述连接槽(1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钢板(7),所述连接槽(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混泥土层(8),所述连接钢板(7)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安装板(17),所述第一安装板(5)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7)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加固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防护壳(9),所述第一混泥土层(6)灌注与所述第一防护壳(9)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壳(9)的外壁四侧均开设有连通口(10),第一防护壳(9)的外壁四侧均固定有第二防护壳(11),所述第二防护壳(11)通过所述连通口(10)与所述第一防护壳(9)的内部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防护壳(11)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连接槽(16)的内部,所述第二混泥土层(8)灌注与所述第二防护壳(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钢架(4)的内部均固定有支撑钢管(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护套(13),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板(17)的两侧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防护套(13)的内部固定套设,所述防护套(13)为土工布材质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基底(2)的上方铺设有过度层(14),所述过度层(14)为火山岩石材料铺设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层(14)的顶面铺设有加强层(15),所述加强层(15)为土工布铺设而成,所述砂土层(1)铺设在所述加强层(15)的顶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淤泥质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包括砂土层,砂土层设置在软土基底的上方,软土基底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加固槽,软土基底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加固槽的内部设置有钢架,加固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泥土层,钢架的外壁四侧均固定有第一安装板,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钢板,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混泥土层,连接钢板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混泥土层与第二混泥土层对钢架与连接钢板进行灌注,形成钢筋混泥土结构,使得主体支撑结构强度强,可靠性高,同时每个钢架与连接钢板可进行独立拆卸,方便了后续的路段维修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陆旭明,李建,李静波,李枝英,沈宇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2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