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

专利2025-02-16  27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包装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例如包装箱、包装盒等等,作为一种常用的商品包装形式,具有将商品包裹或者局部包裹进而起到保护产品的功能,尤其是餐盘这类产品,运输包装的保护功能及运输功能显得极为重要。通常情况下,陶瓷餐盘产品在完成运输并到达使用者手上后,其包装结构即可丢弃,这不仅造成了包装材料浪费、不方便回收。面对国家对“绿色包装”的概念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包装使用周期长短也决定了包装的成功与否,而传统的包装结构用完即弃,不能重复利用,使用周期短。

2、另外,市场上陶瓷盘包装的防震方式主要以泡沫、盒内固定槽及充气袋、气泡膜为主,这种结构使用的材料较多,材料体积大,不仅造成了包装材料浪费,同时还增加了包装工时、提高了生产成本。

3、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包括有底板,所述的底板左侧连接有第一折叠部,底板右侧连接有第二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包括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右立板、与右立板转动连接的右面板、与右面板转动连接的右支撑板、与右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右连接板,右连接板末端设有右插接部,右立板上设有供右插接部插入的第一插口,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供右插接部插入的第二插口,所述的右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容纳窗,所述的第一折叠部上设有第二容纳窗;当右插接部插入第一插口时,第二折叠部朝向底板弯折卷起使得右立板、右面板、右支撑板、右连接板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容纳窗与第二容纳窗对应设置使得餐盘的右部和左部能够分别插入第一容纳窗与第二容纳窗;当右插接部插入第二插口时,所述的右立板与底板持平使得右支撑板表面朝上,进而使得餐盘能够立放在第一容纳窗中。

4、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第一折叠部包括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左立板、与左立板转动连接的左面板、与左面板转动连接的左支撑板、与左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左连接板,左连接板末端设有左插接部,左立板上设有供左插接部插入的第三插口,当所述的左插接部插入第三插口中,第一折叠部朝向底板弯折卷起使得左立板、左面板、左支撑板、左连接板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的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容纳窗设置在左支撑板上。

5、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供左插接部(25)插入的第四插口。

6、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底板前后侧均连接有第三折叠部,第三折叠部包括与底板转动连接的侧立板、与侧立板转动连接的侧盖板,当第三折叠部朝向底板弯曲折叠后,所述的侧盖板盖设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上方。

7、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底板、右立板、右面板、右支撑板、右连接板、左立板、左面板、左支撑板、左连接板、侧立板、侧盖板是由纸板通过折痕划分而成。

8、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第三折叠部还包括与侧盖板转动连接的插板,所述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至少其中一个设有供插板插入的插槽。

9、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第三折叠部还包括与侧盖板转动连接的插板,所述的第一折叠部上设有横跨左立板、左面板、左支撑板的第一槽孔,所述的第二折叠部上设有横跨右立板、右面板、右支撑板的第二槽孔,当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均朝向底板弯曲折叠后,所述的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对齐设置,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共同构成供插板插入的插槽。

10、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右面板的宽度小于右连接板的宽度,使得,当右插接部插入第一插口时,所述的右面板倾斜设置。

11、如上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所述的侧立板靠近底板的两侧边缘设有折叠凹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3、1、本发明的餐盘包装结构能够通过将第二折叠部展开后再将右插接部插入第二插口中,右支撑板表面朝上,这样能够将餐盘立放在第一容纳窗中,使得整个餐盘包装结构变形为一个餐盘支架,进行产品展示和存放的用途,实现包装结构的再利用,可以延长包装结构的寿命及使用周期;

14、2、本发明的餐盘包装结构采用纸板一体式成型结构的长方形纸盒子,无粘贴边,材料单一,绿色环保,通过一纸成型结构可以将包装快速折叠成形,同时,包装采用了悬浮式缓冲防震结构,亦即通过包装内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设置的卡槽固定住餐盘,镂空卡槽处于包装中间,使得餐盘与盒子的各个面之间留有间隙,餐盘是悬浮在整个盒子的中心,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同时,采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设置的卡槽的结构来达到缓冲抗震效果,不需要额外增加泡沫、充气袋、气泡膜等缓冲结构,减少生产材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所述的底板(1)左侧连接有第一折叠部(2),底板(1)右侧连接有第二折叠部(3),第二折叠部(3)包括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右立板(31)、与右立板(31)转动连接的右面板(32)、与右面板(32)转动连接的右支撑板(33)、与右支撑板(33)转动连接的右连接板(34),右连接板(34)末端设有右插接部(35),右立板(31)上设有供右插接部(35)插入的第一插口(36),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供右插接部(35)插入的第二插口(11),所述的右支撑板(33)上设有第一容纳窗(37),所述的第一折叠部(2)上设有第二容纳窗(27);当右插接部(35)插入第一插口(36)时,第二折叠部(3)朝向底板(1)弯折卷起使得右立板(31)、右面板(32)、右支撑板(33)、右连接板(34)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容纳窗(37)与第二容纳窗(27)对应设置使得餐盘(a)的右部和左部能够分别插入第一容纳窗(37)与第二容纳窗(27);当右插接部(35)插入第二插口(11)时,所述的右立板(31)与底板(1)持平使得右支撑板(33)表面朝上,进而使得餐盘(a)能够立放在第一容纳窗(3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折叠部(2)包括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左立板(21)、与左立板(21)转动连接的左面板(22)、与左面板(22)转动连接的左支撑板(23)、与左支撑板(23)转动连接的左连接板(24),左连接板(24)末端设有左插接部(25),左立板(21)上设有供左插接部(25)插入的第三插口(26),当所述的左插接部(25)插入第三插口(26)中,第一折叠部(2)朝向底板(1)弯折卷起使得左立板(21)、左面板(22)、左支撑板(23)、左连接板(24)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的左支撑板(23)与右支撑板(33)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容纳窗(37)设置在左支撑板(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供左插接部(25)插入的第四插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前后侧均连接有第三折叠部(4),第三折叠部(4)包括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侧立板(41)、与侧立板(41)转动连接的侧盖板(42),当第三折叠部(4)朝向底板(1)弯曲折叠后,所述的侧盖板(42)盖设在第一折叠部(2)和第二折叠部(3)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右立板(31)、右面板(32)、右支撑板(33)、右连接板(34)、左立板(21)、左面板(22)、左支撑板(23)、左连接板(24)、侧立板(41)、侧盖板(42)是由纸板通过折痕划分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折叠部(4)还包括与侧盖板(42)转动连接的插板(43),所述的第一折叠部(2)和第二折叠部(3)至少其中一个设有供插板(43)插入的插槽(5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折叠部(4)还包括与侧盖板(42)转动连接的插板(43),所述的第一折叠部(2)上设有横跨左立板(21)、左面板(22)、左支撑板(23)的第一槽孔(28),所述的第二折叠部(3)上设有横跨右立板(31)、右面板(33)、右支撑板(33)的第二槽孔(38),当第一折叠部(2)和第二折叠部(3)均朝向底板(1)弯曲折叠后,所述的第一槽孔(28)与第二槽孔(38)对齐设置,第一槽孔(28)与第二槽孔(38)共同构成供插板(43)插入的插槽(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面板(32)的宽度小于右连接板(34)的宽度,使得,当右插接部(35)插入第一插口(36)时,所述的右面板(33)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立板(41)靠近底板(1)的两侧边缘设有折叠凹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利用的餐盘包装结构,包括有底板,底板左侧连接有第一折叠部,底板右侧连接有第二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包括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右立板、与右立板转动连接的右面板、与右面板转动连接的右支撑板、与右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右连接板,右连接板末端设有右插接部,右立板上设有供右插接部插入的第一插口,底板上设有供右插接部插入的第二插口,右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容纳窗,第一折叠部上设有第二容纳窗;当右插接部插入第一插口时,第二折叠部朝向底板弯折卷起使得右立板、右面板、右支撑板、右连接板构成四边形结构,第一容纳窗与第二容纳窗对应设置使得餐盘的右部和左部能够分别插入第一容纳窗与第二容纳窗;当右插接部插入第二插口时,右立板与底板持平使得右支撑板表面朝上,进而使得餐盘能够立放在第一容纳窗中。

技术研发人员:唐丛,王藜衡,周綮,唐少炎,言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3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