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地基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1、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作为建筑物基础的地层。
2、现有技术中对于地基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地基结构中的桩基通常都是直接将钢筋笼插固在土体内,使用混凝土直接灌注成型,施工步骤较为简单,由于土体的硬度不够,长期受到建筑主体重量的压制,导致桩基周围的土体松动,使建筑物向下沉降,出现地基不稳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地基结构中的桩基通常都是直接将钢筋笼插固在土体内,使用混凝土直接灌注成型,施工步骤较为简单,由于土体的硬度不够,长期受到建筑主体重量的压制,导致桩基周围的土体松动,使建筑物向下沉降,出现地基不稳固的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包括地基主体,所述地基主体的内部的四个角的位置均设有桩基,所述桩基的内部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下端设在钢筋笼组合口的内部,所述钢筋笼组合口设在土体定型架的内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土体定型架的内部的两侧的边缘位置均设有插固孔,所述插固孔的内部依次设有第一层防沉降插固杆、第二层防沉降插固杆、第三层防沉降插固杆和第四层防沉降插固杆,所述土体定型架的顶面的两侧设有排放槽,所述排放槽的内部设有横向钢筋加固层,所述横向钢筋加固层的上方的两端焊接有纵向钢筋加固层,所述土体定型架的顶面位于排放槽的外侧设有灌注口。
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土体定型架的横截面设为倒梯形结构。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组合口的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半端夹板和右半端夹板,且左半端夹板和右半端夹板与土体定型架均通过定位支撑板焊接连接。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与钢筋笼组合口通过镶嵌连接,且钢筋笼组合口的横截面设为圆形结构。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防沉降插固杆、第二层防沉降插固杆、第三层防沉降插固杆和第四层防沉降插固杆连接呈阶梯状结构。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灌注口设为条形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该实用新型中地基的基础是使用倒梯形结构的土体定型架进行加固,通过土体定型架可以将土体内钻孔位置周围的土体进行压固,同时还可以使第一层防沉降插固杆、第二层防沉降插固杆、第三层防沉降插固杆和第四层防沉降插固杆围绕土体定型架的斜面进行依次安装,使四层防沉降插固杆呈阶梯状结构,与周围的土体进行横向连接,将防沉降插固杆与土体定型架结合为一体,可以具有横向和竖向的支撑力,使桩基具有较好的防沉降效果,并在土体定型架顶面的两端设有灌注口,通过灌注口可以将混凝土浇筑在内,从而将防沉降插固杆与土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加固,防止周围的土体松动,提高地基的抗沉降能力。
1.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包括地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主体(1)的内部的四个角的位置均设有桩基(17),所述桩基(17)的内部设有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的下端设在钢筋笼组合口(11)的内部,所述钢筋笼组合口(11)设在土体定型架(4)的内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土体定型架(4)的内部的两侧的边缘位置均设有插固孔(12),所述插固孔(12)的内部依次设有第一层防沉降插固杆(5)、第二层防沉降插固杆(14)、第三层防沉降插固杆(15)和第四层防沉降插固杆(16),所述土体定型架(4)的顶面的两侧设有排放槽(13),所述排放槽(13)的内部设有横向钢筋加固层(6),所述横向钢筋加固层(6)的上方的两端焊接有纵向钢筋加固层(7),所述土体定型架(4)的顶面位于排放槽(13)的外侧设有灌注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定型架(4)的横截面设为倒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组合口(11)的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半端夹板(3)和右半端夹板(8),且左半端夹板(3)和右半端夹板(8)与土体定型架(4)均通过定位支撑板(9)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2)与钢筋笼组合口(11)通过镶嵌连接,且钢筋笼组合口(11)的横截面设为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防沉降插固杆(5)、第二层防沉降插固杆(14)、第三层防沉降插固杆(15)和第四层防沉降插固杆(16)连接呈阶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口(10)设为条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