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6  41


本技术涉及铸造模具,具体为一种新型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1、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2、在铝制零件进行铸造的过程中由于铝液在高温的情况下进行给液时会氧化结渣,这样的情况下将会导致铸造出的零件内部有气孔,同时质量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铸造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铸造模具,能够有效避免铸造出的零件出现气孔,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包括左模具和注气组件;

3、左模具:右侧卡接有右模具,所述左模具与右模具的内部设置有铸造成型腔,所述左模具上侧的后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左模具与右模具的下侧安装有合模组件,所述左模具上侧的前端开设有注料孔;

4、注气组件:包含进气管、单向阀和注气软管,所述左模具上侧的后端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孔相互对应,所述进气管的圆周面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气管内部的上端固定有注气软管,通过设置注气组件将氮气注入进铸造成型腔的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含密封盘、转轴、方形滑槽和方形杆,所述进气孔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盘,所述进气孔内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均固定在密封盘的圆周面上,左侧的转轴的左端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方形杆,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对铸造成型腔进行密封。

6、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含螺纹孔、螺纹柱和转盘,所述左模具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方形杆固定在螺纹柱的右端,所述螺纹柱的左端固定有转盘,通过设置转动组件带动密封盘转动。

7、进一步的,所述合模组件包含安装框、移动块、双向螺杆和电机,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下侧均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螺纹相反,两个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是由两个螺纹相反的螺纹杆焊接而成,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框的内部,所述安装框的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双向螺杆的左端,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设置合模组件带动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合模。

8、进一步的,所述左模具的右侧固定有卡块和卡接框架,所述右模具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和u形卡槽,所述卡块和卡接框架分别卡接在连接槽和u形卡槽的内部,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接框架能够有效保证合模后的稳定性。

9、进一步的,所述左模具上侧的前端开设的注料孔的内部固定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的圆周面上安装有截止阀,用户可以通过注料管将铝液注入进铸造成型腔的内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铸造模具,具有以下好处:

11、1、通过设置合模组件进行合模,在合模后将融化后的铝液通过注料管注入进铸造成型腔的内部,在注入铝液的过程中将外部的氮气通过注气软管和进气管注入进铸造成型腔的内部,这样的情况下氮气即可与铝液混合,混合后即可避免铝液氧化结渣,从而避免成型后的零件存在气泡;

12、2、通过设置密封组件使得在注入氮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柱使得密封盘转动打开进气孔,进气孔打开后即可将外部的氮气通过进气管注入进铸造成型腔的内部,注入后到转螺纹柱使得密封盘到转重新将进气孔密封,密封后即可有效避免氮气泄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具(1)和注气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5)包含密封盘(51)、转轴(52)、方形滑槽(53)和方形杆(54),所述进气孔(10)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盘(51),所述进气孔(10)内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2),两个转轴(52)均固定在密封盘(51)的圆周面上,左侧的转轴(52)的左端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方形杆(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组件(6),所述转动组件(6)包含螺纹孔(61)、螺纹柱(62)和转盘(63),所述左模具(1)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61),所述螺纹孔(6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62),所述方形杆(54)固定在螺纹柱(62)的右端,所述螺纹柱(62)的左端固定有转盘(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组件(7)包含安装框(71)、移动块(72)、双向螺杆(73)和电机(74),所述左模具(1)和右模具(2)的下侧均固定有移动块(72),所述移动块(72)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螺纹相反,两个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73),所述双向螺杆(73)是由两个螺纹相反的螺纹杆焊接而成,所述双向螺杆(73)转动连接在安装框(71)的内部,所述安装框(71)的左侧安装有电机(74),所述电机(74)的输出轴固定在双向螺杆(73)的左端,所述电机(7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1)的右侧固定有卡块(8)和卡接框架(9),所述右模具(2)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和u形卡槽,所述卡块(8)和卡接框架(9)分别卡接在连接槽和u形卡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1)上侧的前端开设的注料孔的内部固定有注料管(11),所述注料管(11)的圆周面上安装有截止阀(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铸造模具,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左模具和注气组件;左模具:右侧卡接有右模具,所述左模具与右模具的内部设置有铸造成型腔,所述左模具上侧的后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左模具与右模具的下侧安装有合模组件,所述左模具上侧的前端开设有注料孔;注气组件:包含进气管、单向阀和注气软管,所述左模具上侧的后端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孔相互对应,所述进气管的圆周面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气管内部的上端固定有注气软管,通过设置注气组件将氮气注入进铸造成型腔的内部,能够有效避免铸造出的零件出现气孔。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众优浦(常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3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