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1、我国在大力推进传统建筑向工业化建筑转型。相比于传统建筑存在的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施工人员短缺等问题,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现场拼接的建造方式实现了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的优点。
2、然而,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仍沿用传统的结构体系,导致构件被强制拆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受力复杂,性能难以保障;节点处的钢筋密集,施工不便,整体性差;虽然节点处的混凝土相比工厂预制的构件的混凝土少,但较为分散,浇筑难度大,进行湿作业时梁仍然比较可观。以上缺点导致预制混凝土建筑在减少人工、提高施工效率方面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
2、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上述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
3、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包括:一个或多个箱型单元,每个箱型单元由多个板构件通过插筋拼装而成,其中,多个板构件包括底板、顶板、墙体板,墙体板在上下方向上夹设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墙体板包括山墙板和侧墙板,侧墙板在左右方向上夹设在两个山墙板之间。
4、可选地,侧墙板为局部门窗板;
5、模块化建筑还包括:整体门窗板,整体门窗板与侧墙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整体门窗板在左右方向上夹设在两个端柱构件之间。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其中,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a)在底板上安装多个底板螺杆;
8、b)根据墙体板的安装顺序,分别对每个墙体板进行以下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墙体板的放置:
9、吊装墙体板,底板螺杆配合在墙体板上开设的对应的墙体通孔内,墙体板内附多个通长螺杆,通长螺杆配合在底板上开设的对应的底板通孔内;
10、拧紧通长螺杆;
11、将墙体板放下,直至墙体板的下表面抵靠底板的上表面,并设置临时支撑结构;
12、c)在山墙板和侧墙板的墙角处安装连接板,其中,山墙板和侧墙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插槽,连接板上开设有对应于山墙板的位于墙角处的通长螺杆的第一孔、对应于第一插槽的第二孔、对应于侧墙板的位于墙角处的墙体通孔的第三孔;
13、d)吊装顶板,顶板上对应墙体通孔、通长螺杆、第一插槽开设有顶板通孔;
14、e)在墙体通孔、第一插槽内放入插筋;
15、f)在墙体通孔、通长螺杆、第一插槽处灌浆,完成模块化建筑的建造。
16、可选地,在步骤a)之前,建造方法还包括步骤:对底板进行调平。
17、可选地,在拧紧通长螺杆之后,步骤b)还包括:在底板上的对应于墙体板待放下的位置处设置垫块和/或座浆。
18、可选地,在步骤d)之前,建造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底板上安装两个端柱构件,之后在两个端柱构件之间安装整体门窗板。
19、可选地,底板通孔内预装有螺纹套筒;
20、墙体通孔内预装有波纹管;
21、临时支撑结构为倾斜设置的长形杆,一端抵靠墙体板,另一端抵靠底板所在的平面。
22、可选地,箱型单元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箱型单元的两个山墙板之间通过环形筋固定后进行浇筑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23、可选地,山墙板在其左右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凹槽;
24、侧墙板上对应于第一凹槽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配合形成第一插槽;
25、相邻的两个箱型单元的两个山墙板邻近放置,使得两个山墙板的第一凹槽相对以形成第二插槽,在第二插槽内放入插筋,并且将相邻的两个插筋分别利用环形筋相连以形成互锚,之后浇筑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完成两个山墙板的连接。
26、可选地,顶板在其左右侧形成有对接凸部;相邻的两个箱型单元的两个顶板邻近放置,使得两个顶板带有的锚筋在顶板的对接凸部处相互嵌套形成环,在环内放入插筋,绑扎固定,之后浇筑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完成两个顶板的连接;
27、底板在其左右侧形成有对接凸部;相邻的两个箱型单元的两个底板邻近放置,使得两个底板带有的锚筋在底板的对接凸部处相互嵌套形成环,在环内放入插筋,绑扎固定,之后浇筑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完成两个底板的连接。
28、本发明的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包括一个或多个箱型单元,通过将每个箱型单元设置成由多个板构件通过插筋拼装而成,使得现场浇筑无需搭设模板,湿作业位置集中,工作量少,且在浇筑后,整个建筑的整体性较好;预制混凝土板类构件与梁柱类构件相比,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效率高,养护效率高,且板类构件的运输效率也相对较高。
29、本发明的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施工便捷,安全可靠。
30、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1.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包括:一个或多个箱型单元,每个所述箱型单元由多个板构件通过插筋拼装而成,其中,所述多个板构件包括底板、顶板、墙体板,所述墙体板在上下方向上夹设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墙体板包括山墙板和侧墙板,所述侧墙板在左右方向上夹设在两个所述山墙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中,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其中,所述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造方法,其中,在步骤a)之前,所述建造方法还包括步骤:对所述底板进行调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造方法,其中,在拧紧所述通长螺杆之后,步骤b)还包括:在所述底板上的对应于所述墙体板待放下的位置处设置垫块和/或座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造方法,其中,在步骤d)之前,所述建造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底板上安装两个端柱构件,之后在两个端柱构件之间安装整体门窗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造方法,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造方法,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造方法,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造方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