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包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9  30


本技术涉及纱线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纱线包覆工艺。


背景技术:

1、目前捻线机在对纱线进行加工时,将饰纱和芯纱通过张力轮,同步缠绕于导纱罗拉上,而后再进入到捻线区进行加捻。在捻线机中仅能实现饰纱和芯纱的合股,不能实现饰纱和芯纱的包覆缠绕,因此亟需一种在捻线机内实现饰纱和芯纱包覆缠绕的方式,以适应实际生产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捻线机内实现饰纱和芯纱的包覆缠绕,本技术提供一种纱线包覆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包括:

3、s1,落纱;

4、饰纱和芯纱经过张力轮调节张力;

5、s2,导纱,以使饰纱和芯纱形成夹角;

6、饰纱缠绕一圈于捻线机中连接杆上,穿过捻线机内的导纱孔,绕过捻线机中的导纱瓷轮;芯纱穿过所述导纱孔,缠绕n圈于捻线机中的导纱罗拉上;

7、或,

8、芯纱缠绕一圈于所述连接杆上,穿过所述导纱孔,绕过所述导纱瓷轮;饰纱穿过所述导纱孔,缠绕n圈于所述导纱罗拉上;

9、s3,饰纱和芯纱同步进入捻线区;

10、所述导纱瓷轮出来的纱和所述导纱罗拉出来的纱同步进入捻线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饰纱和芯纱不在同步缠绕于导纱罗拉,而是将芯纱或饰纱缠绕在导纱罗拉上,对应的饰纱或芯纱不缠绕导纱罗拉,而是在导纱瓷轮通过与芯纱或饰纱形成夹角,从而随着加捻饰纱或芯纱对芯纱或饰纱完成缠绕,从而实现饰纱和芯纱的包覆缠绕。

12、可选的,所述包覆工艺还包括:

13、包覆方式转换;

14、在s2中,通过辅助包覆结构实现饰纱缠绕芯纱到芯纱缠绕饰纱的转换;在转换前,饰纱和芯纱预先处于松弛状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饰纱缠绕芯纱到芯纱缠绕饰纱的转换效率。

16、可选的,所述辅助包覆结构包括:

17、连接缠绕部件,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分设于饰纱和芯纱两侧;所述连接缠绕部件用于分别将饰纱和芯纱缠绕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上;

18、罗拉缠绕部件,用于将饰纱或芯纱缠绕于导纱罗拉上;所述导纱罗拉包括罗拉辊和导纱辊,所述罗拉辊和所述导纱辊相向或相离滑移;

19、夹持移动部件,用于将饰纱或纱线绕过所述导纱瓷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包覆转换时,可以通过连接缠绕部件将缠绕于连接杆上的饰纱带动脱离连接杆,罗拉辊和导纱辊相向滑移,夹持移动部件将饰纱带动脱离导纱瓷轮;而后连接缠绕部件将芯纱缠绕于对应的连接杆上;夹持移动部件将芯纱绕过导纱瓷轮;罗拉缠绕部件将饰纱缠绕于罗拉辊和导纱辊上,而后使得罗拉辊和导纱辊相邻滑移复位,从而实现包覆方式的自动转换。

21、可选的,所述连接缠绕部件包括:

22、连接板,安装于捻线机内;

23、转动板,设置有两个,均滑移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连接杆对应设置;

24、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转动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能够穿出所述支撑杆;

25、连接辅助板,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

26、夹持块,安装于所述连接辅助板上,且开设有吸持负压孔;所述吸持负压孔处形成负压。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持负压孔吸持纱线后,驱动连接辅助板转动,夹持块吸持纱线绕连接杆转动,从而实现纱线的缠绕。

28、可选的,所述连接缠绕部件还包括:

29、连接驱动气缸,与所述转动板对应设置,缸体水平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活塞杆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

30、转动电机,安装于所述转动板上,且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从齿轮,所述支撑杆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转动从齿轮啮合。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驱动气缸伸张时,驱动转动板移动,转动电机启动后,驱动支撑杆转动。

32、可选的,所述罗拉缠绕部件包括:

33、罗拉固定板,安装于捻线机内;

34、转动块,水平且循环传动连接于所述罗拉固定板上;

35、罗拉吸持块,竖直滑移连接于所述转动块上,且开设有罗拉吸持孔,所述罗拉吸持孔处形成负压。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罗拉吸持块吸持纱线后,转动块沿罗拉板循环转动连接,且驱动罗拉吸持块滑移,改变罗拉吸持块的位置,从而实现纱线缠绕于导纱罗拉上。

37、可选的,所述罗拉缠绕部件还包括:

38、循环辊,转动连接于所述罗拉固定板的两端,两所述循环辊上套设有循环皮带;

39、罗拉水平气缸,缸体水平安装于所述循环皮带上,活塞杆与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

40、循环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循环主齿轮,所述循环辊同轴固定连接有循环从齿轮,所述循环主齿轮与所述循环从齿轮啮合;

41、罗拉升降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转动块上,且活塞杆与所述罗拉吸持块连接。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电机驱动循环辊的转动,可以实现循环皮带的循环传动,从而带动罗拉吸持块的循环传动;罗拉升降气缸的伸缩和罗拉水平气缸的伸缩可以调节罗拉吸持块的位置。

43、可选的,所述罗拉缠绕部件还包括:

44、辅助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罗拉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罗拉吸持块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罗拉吸持块相向或相离滑移连接于所述辅助板上,纱线能够置于两所述罗拉吸持块之间;

45、双向气缸,安装于所述辅助板上,两所述罗拉吸持块安装于对应的活塞杆上。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罗拉吸持块在移动时,纱线不会脱离罗拉吸持块。

47、可选的,所述夹持移动部件包括:

48、夹持移动板,水平安装于捻线机内;

49、夹持移动气缸,水平安装于所述夹持移动板的一端;

50、夹持带动气缸,缸体与所述夹持移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与所述夹持移动气缸在平面内垂直;

51、夹持吸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带动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夹持吸持块开设有夹持吸持孔,所述夹持吸持孔处形成负压。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吸持块吸持纱线后,夹持移动气缸收缩,可以使得夹持吸持块带动纱线脱离导纱瓷轮。

53、可选的,所述辅助包覆结构还包括:

54、安装板,安装于捻线机中;所述罗拉辊和所述导纱辊均转动且滑移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

55、所述导纱辊同轴固定连接有导纱主皮带轮;所述罗拉辊同轴固定连接有导纱从皮带轮,所述导纱从皮带轮与所述导纱主皮带轮之间通过导纱皮带传动连接;

56、第一辅助轮,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罗拉辊和所述导纱辊620上;

57、辅助双向气缸,水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活塞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辅助轮转动连接;

58、张紧气缸,安装于所述辅助双向气缸上,且活塞杆转动连接有辅助张紧带轮;所述辅助张紧带轮滑移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张紧导纱皮带。

5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辅助双向气缸收缩时,导纱辊和罗拉辊靠近,张紧气缸伸张,从而带动辅助张紧带轮张紧导纱皮带。

60、综上所述,本技术存在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61、1、使得饰纱与芯纱之间形成夹角的目的是,饰纱和芯纱不在同步缠绕于导纱罗拉,而是将芯纱或饰纱缠绕在导纱罗拉上,对应的饰纱或芯纱不缠绕导纱罗拉,而是在导纱瓷轮通过与芯纱或饰纱形成夹角,从而随着加捻饰纱或芯纱对芯纱或饰纱完成缠绕,从而实现饰纱和芯纱的包覆缠绕。

62、2、通过辅助包覆结构实现饰纱缠绕芯纱到芯纱缠绕饰纱的转换的目的是,提高饰纱缠绕芯纱到芯纱缠绕饰纱的转换效率,适用不同的纱线捻线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工艺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包覆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缠绕部件(1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缠绕部件(10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拉缠绕部件(2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拉缠绕部件(200)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拉缠绕部件(200)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移动部件(30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包覆结构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纱线包覆工艺,属于纱线加工的技术领域,该纱线包裹工艺包括:S1,落纱;饰纱和芯纱经过张力轮;S2,饰纱和芯纱形成夹角;饰纱缠绕一圈于连接杆上,穿过导纱孔,绕过导纱瓷轮;芯纱穿过导纱孔,缠绕N圈于导纱罗拉上;或,芯纱缠绕一圈于连接杆上,穿过导纱孔,绕过导纱瓷轮;饰纱穿过导纱孔,缠绕N圈于导纱罗拉上;S3,饰纱和芯纱同步进入捻线区;导纱瓷轮出来的纱和导纱罗拉出来的纱同步进入捻线区。本申请具有在捻线机内实现饰纱和芯纱的包覆缠绕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华,李向东,姚帅,刘明哲,耿晓南,张寿荣,肖国英,李立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4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