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

专利2025-02-19  46


本发明涉及内镜的,尤其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软式内镜的使用和清洗消毒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对内镜干燥时产生的75%乙醇不同医院处理方法不同,有将75%乙醇排入弯盘内或直接排在干燥台无菌巾上,前者费力且弯盘内酒精易泼洒,灌流后注气时产生的气溶胶无法处理,后者直接排放使干燥台上的无菌巾潮湿,导致频繁更换无菌巾,无形中增加了无菌巾的消耗和灭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弯盘内酒精易泼洒,灌流后注气时产生的气溶胶无法处理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目的在于:降低内镜中气体排出时的流速,提高干燥效率。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中的放置板、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的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一侧的干燥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另一侧内壁上的缓冲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排水管,通过固定组件将软式内镜进行固定,在通过干燥组件和缓冲组件的配合可以快速将软式内镜的内外部进行干燥,并且有效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4、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的硅胶夹,以及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的绕管柱,所述绕管柱设置有多组,对立且交错分布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

5、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干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硅胶夹一侧的吹气块、设置于所述吹气块一侧的连通管、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的调节件、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底端的小型鼓风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小型鼓风机外部的安装壳。

6、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吹气块包括插设于所述箱体一侧的插接块、开设于所述插接块上的第一风道、开设于所述插接块上的第二风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上的注液口,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皆与所述连通管连通。

7、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上的旋钮、设置于所述旋钮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连通管的顶端至内部、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底端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端的第一封堵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下端的第二封堵片,所述第一封堵片和所述第二封堵片的外壁贴合所述连通管的内壁。

8、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上的连接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口一侧的缓冲板、设置于所述缓冲板上的盖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缓冲板一侧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下端贯穿所述放置板至所述箱体底部。

9、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口一侧的板体、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主流道、开设于所述板体上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副流道,所述副流道开设有多组,对立且交错分布于所述主流道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流道和所述副流道连通处的分流块。

10、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放置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中,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吹气块的一侧高于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缓冲板的一侧,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多组滤水孔。

11、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为斜面,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一角处,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其余三个角位置高于所述排水管所在的一角。

12、作为本发明所述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的上部转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把手。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固定组件将内镜固定在倾斜的放置板上,避免干燥组件对内镜进行吹风干燥时,把内镜吹动与箱体产生碰撞,通过缓冲组件能够将从内镜中喷出的携带乙醇的高速气流进行大减速,从而使乙醇凝结,减少气凝胶的产生,在通过排水管将吹出的液体排走,进一步减少医务人员和气凝胶的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中的放置板(200)、设置于所述放置板(200)上的固定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一侧的干燥组件(4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另一侧内壁上的缓冲组件(500),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100)内壁底部的排水管(600),通过固定组件(300)将软式内镜进行固定,在通过干燥组件(400)和缓冲组件(500)的配合可以快速将软式内镜的内外部进行干燥,并且有效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0)包括设置于所述放置板(200)上的硅胶夹(301),以及设置于所述放置板(200)上的绕管柱(302),所述绕管柱(302)设置有多组,对立且交错分布于所述放置板(20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组件(400)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00)靠近所述硅胶夹(301)一侧的吹气块(401)、设置于所述吹气块(401)一侧的连通管(402)、设置于所述连通管(402)的调节件(403)、设置于所述连通管(402)底端的小型鼓风机(404),以及设置于所述小型鼓风机(404)外部的安装壳(4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块(401)包括插设于所述箱体(100)一侧的插接块(401a)、开设于所述插接块(401a)上的第一风道(401b)、开设于所述插接块(401a)上的第二风道(401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401c)上的注液口(401d),所述第一风道(401b)与所述第二风道(401c)皆与所述连通管(40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03)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402)上的旋钮(403a)、设置于所述旋钮(403a)上的连接轴(403b),所述连接轴(403b)贯穿连通管(402)的顶端至内部、设置于所述连接轴(403b)底端的支撑架(403c)、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03c)上端的第一封堵片(403d),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03c)下端的第二封堵片(403e),所述第一封堵片(403d)和所述第二封堵片(403e)的外壁贴合所述连通管(402)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500)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00)内壁上的连接口(501)、设置于所述连接口(501)一侧的缓冲板(502)、设置于所述缓冲板(502)上的盖板(503),以及设置于所述缓冲板(502)一侧的排水口(504),所述排水口(504)的下端贯穿所述放置板(200)至所述箱体(100)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502)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口(501)一侧的板体(502a)、设置于所述板体(502a)上的主流道(502b)、开设于所述板体(502a)上与所述主流道(502b)连通的副流道(502c),所述副流道(502c)开设有多组,对立且交错分布于所述主流道(502b)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流道(502b)和所述副流道(502c)连通处的分流块(502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00)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100)中,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吹气块(401)的一侧高于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缓冲板(502)的一侧,所述放置板(200)上开设有多组滤水孔(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的内壁底部为斜面,所述排水管(6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内壁底部的一角处,所述箱体(100)内壁底部的其余三个角位置高于所述排水管(600)所在的一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的上部转动设置有箱盖(101),所述箱盖(101)上设置有把手(1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内镜技术领域的一种软式内镜末洗干燥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中的放置板、设置于放置板上的固定组件、设置于箱体一侧的干燥组件、设置于箱体另一侧内壁上的缓冲组件,以及设置于箱体内壁底部的排水管,通过固定组件将软式内镜进行固定,在通过干燥组件和缓冲组件的配合可以快速将软式内镜的内外部进行干燥,并且有效减少气溶胶的产生,通过固定组件将内镜固定在倾斜的放置板上,避免干燥组件对内镜进行吹风干燥时,把内镜吹动与箱体产生碰撞,通过缓冲组件能够将从内镜中喷出的携带乙醇的高速气流进行大减速,从而使乙醇凝结,减少气凝胶的产生,在通过排水管将吹出的液体排走,进一步减少医务人员和气凝胶的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英,张叶群,沈琳霞,冯璜,陈卫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4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