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9  33


本技术涉及海洋管道的组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1、隔水套管是从海上钻井平台下到海底浅层的套管,其主要功能是隔离海水形成钻井液循环通道,同时也是海上井口的持力结构,是钻完井施工过程的重要设施。隔水套管是每根长约12米,直径18"~36",由管头和管体组对焊接而成。管头和管体的组对是隔水套管制造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采取老式组对支架进行组对。组对时,先在隔水套管管体待焊端上部焊接内挡板,吊车吊装隔水套管管头将其悬挂于在挡板上,然后管体上焊接组对卡具,再把支架焊接在管体的两侧进行固定,隔水套管管头下方放置千斤顶调节高度,然后进行组对点焊。组对完成后需将挡板、支架及卡具切割拆除,对切割处残留焊道进行打磨修整。

2、因上述组对过程需要管端焊接内挡板、隔水套管管头吊装就位、管体上焊接组对卡具、管体两侧焊接支架、放置千斤顶配合、组对点焊、拆除支架及挡板,造成工序繁琐,组对用工时间长,约为用时在20-30分钟,而且在管体上进行挡板、组对卡具及支架的焊接和拆除,对母材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由吊钩吊装管头与管体进行组对的方式,并且组对过程工序少,快速简便且不伤害母材的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包括通过吊车起吊的吊环板,所述吊环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吊车的吊钩相勾吊的上吊孔,所述吊环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吊孔,所述下吊孔通过螺栓与吊锁卡板上端设置的上通孔相连固,所述吊锁卡板的下端通过设置的下通孔连固有主吊钩,所述主吊钩由下端设置的偏向一侧的矩形卡钩构成,所述矩形卡钩的一侧边为开口状结构。

4、所述主吊钩矩形卡钩的开口处上端,设置有内凹弧形面,所述弧度为30°。

5、所述主吊钩矩形卡钩偏向一侧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肋板。

6、所述主吊钩矩形卡钩的开口处下端设置有弧形倒角。

7、所述主吊钩开口的大小与隔水套管管头的厚度相契合。

8、所述吊孔、通孔的直径均为φ20。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装置的技术方案在实施中,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需在隔水套管管头和管体上进行挡板、组对卡具及支架的焊接和拆除,防止管头和管体母材质量受到损伤,进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11、2.通过本装置,在起吊隔水套管管头时,管头轴线基本处于水平状态,施工人员仅手动就可进行微调管头,使之与管体组对,极大的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时的诸多工序,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工,提高了组对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包括通过吊车起吊的吊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板(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吊车的吊钩相勾吊的上吊孔,所述吊环板(1)的下端设置有下吊孔,所述下吊孔通过螺栓与吊锁卡板(3)上端设置的上通孔相连固,所述吊锁卡板(3)的下端通过设置的下通孔连固有主吊钩(2),所述主吊钩(2)由下端设置的偏向一侧的矩形卡钩构成,所述矩形卡钩的一侧边为开口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钩(2)矩形卡钩的开口处上端,设置有内凹弧形面(4),弧度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钩(2)矩形卡钩偏向一侧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肋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钩(2)矩形卡钩的开口处下端设置有弧形倒角(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钩(2)开口的大小与隔水套管管头(7)的厚度相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孔、通孔的直径均为φ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隔水套管管头与管体组对的吊装装置,包括通过吊车起吊的吊环板,所述吊环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吊车的吊钩相勾吊的上吊孔,所述吊环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吊孔,所述下吊孔通过螺栓与吊锁卡板上端设置的上通孔相连固,所述吊锁卡板的下端通过设置的下通孔连固有主吊钩,所述主吊钩由下端设置的偏向一侧的矩形卡钩构成,所述矩形卡钩的一侧边为开口状结构。本技术能够将隔水套管的管头和管体快速组对在一起,减少组对时的工序,提高组对工作效率并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孙璐,赵素华,李志愿,杜建军,孔凡玉,李朝翌,朱金武,杨玉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4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