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石油开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溶桥塞及可溶桥塞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技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主体技术。“桥塞+射孔”联作技术作为水平井分段压裂主体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高强度、无限极、体积改造的目的。
2、可溶桥塞是一种新型的非常规油气分段压裂用工具,其主要作用在压裂作业过程中能够提供临时性的层间封堵,压裂完成后依靠井筒温度及一定矿化度的液体环境即可实现桥塞本体完全溶解。可溶桥塞主要包括密封球和主体部,密封球和主体部均由可溶金属材料制备得到。可溶桥塞的主体部上具有中心管,中心管一端的丄台肩处具有与密封球配合的球座,当密封球抵接在球座上时,则实现临时性的层间封堵。
3、然而,相关技术中可溶桥塞中的密封球与球座之间的密封时间较短,且密封效果较差,影响压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溶桥塞及可溶桥塞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可溶桥塞中的密封球与球座之间的密封时间较短,且密封效果较差,影响压裂效果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溶桥塞,其包括密封球和球座;
4、密封球包括球本体和第一缓蚀层,第一缓蚀层为弹性缓蚀层;
5、第一缓蚀层包覆于球本体的外表面,球座与密封球可拆卸且相抵接;
6、密封球通过第一缓蚀层与球座弹性密封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球还包括第一粘接层,第一粘接层设置于球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一缓蚀层之间,第一粘接层设置为能够使第一缓蚀层包覆于密封球的外表面。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球座包括球座本体和第二缓蚀层,第二缓蚀层为弹性缓蚀层,球座本体上具有抵接面,第二缓蚀层贴覆于球座本体的抵接面。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球座还包括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贴覆于球座本体的抵接面上,第二粘接层位于抵接面与第二缓蚀层之间,第二粘接层设置为能够使第二缓蚀层覆盖于抵接面上。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蚀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1mm;
12、第一粘接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1mm。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缓蚀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1mm;
14、第二粘接层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1mm。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备第一缓蚀层和第二缓蚀层的材料均可以为橡胶复合材料或者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蚀层为通过注塑硫化的方式形成于球本体的外表面;
17、第二缓蚀层为通过注塑硫化的方式形成于球座本体的抵接面。
18、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溶桥塞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9、提供球座本体和第一注塑件;
20、将球座本体设置于第一注塑件,球座本体的抵接面与第一注塑件之间形成第一注塑腔;
21、向第一注塑腔内注入可溶性弹性密封材料,在球座本体的抵接面上形成第二缓蚀层,以形成球座。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23、提供球本体和第二注塑件,注塑件具有容纳腔;
24、将球本体放置于容纳腔内,球本体的外表面与容纳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注塑腔;
25、向第二注塑腔内注入可溶性弹性密封材料,在球本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缓蚀层,以形成密封球。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球本体放置于容纳腔内之前还包括:
27、对球本体的外表面喷砂;
28、在喷砂后的球本体的外表面涂覆第一粘接层。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球座本体设置于第一注塑件之前还包括:
30、对球座本体的抵接面喷砂;
31、在喷砂后的抵接面上涂覆第二粘接层。
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溶桥塞及可溶桥塞的制备方法,该可溶桥塞包密封球和球座,密封球包括球本体和第一缓蚀层,第一缓蚀层为弹性缓蚀层,第一缓蚀层包覆于球本体的外表面,球座与密封球可拆卸且相抵接,密封球通过第一缓蚀层与球座弹性密封连接。通过在球本体的外表面包覆第一缓蚀层,能够降低金属球的腐蚀速率,从而提高金属球与球座之间的密封时间,而将第一缓蚀层设置为弹性缓蚀层,能够减少密封球与球座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效果,进而提高压裂效果。
1.一种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球和球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球还包括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球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缓蚀层之间,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为能够使所述第一缓蚀层包覆于所述密封球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包括球座本体和第二缓蚀层,所述第二缓蚀层为弹性缓蚀层,所述球座本体上具有与所述密封球相抵接的抵接面,所述第二缓蚀层贴覆于所述球座本体的所述抵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贴覆于所述球座本体的所述抵接面上,所述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抵接面与所述第二缓蚀层之间,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为能够使所述第二缓蚀层覆盖于所述抵接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蚀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蚀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第一缓蚀层和所述第二缓蚀层的材料均可以为橡胶复合材料或者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蚀层为通过注塑硫化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球本体的外表面;
9.一种可溶桥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