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5  44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


背景技术:

1、新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使用的变频器能够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工频交流电变化为频率可变的交流电,以改变交流电机供电的频率和幅度值,从而改变其运动磁场的周期,达到平滑控制电动机转速的目的。变频器构成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可通过接线端子排与新能源发电机上的导线进行连接,从而实现通过变频器控制新能源发电机变频工作。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 114070094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用便于装配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和装载板,装载板上端固定设置有两个一上一下的固定杆,靠近固定杆的变频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固定杆共轴线的弧形卡槽,每个弧形卡槽内部转动设置有截面t型的卡槽轮,卡槽轮中央开设有齿牙槽,靠近齿牙槽侧壁的装载板侧壁上竖向滑动设置有与齿牙槽内部齿牙啮合的齿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国专利号为cn114070094 b的发明专利能够快速进行装配,使得变频器能够快速投入使用。

3、但上述新能源发电用便于装配的变频器在通过接线端子排与新能源发电机上的导线连接时,需要将导线端部的y形铜圈插入连接端子的外部并通过转动螺钉使压柱将其压紧,而压柱对y形铜圈过压紧会导致y形铜圈损坏、欠压紧会导致y形铜圈脱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避免过压紧导致y形铜圈损坏、欠压紧导致y形铜圈脱落的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将导线端部的y形铜圈插入连接端子的外部并通过转动螺钉使压柱将其压紧时,压柱对y形铜圈过压紧会导致y形铜圈损坏、欠压紧会导致y形铜圈脱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包括与导线连接的变频器本体,导线的端部设置有y形铜圈,所述变频器本体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接线端子排、开设在其底部的接线槽和设置在其外部的接线盖,所述接线端子排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本体内部的封装座体,所述封装座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引脚,所述封装座体的外部均匀开设有顶安装槽和侧连通槽,所述顶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铜座,所述铜座的外部安装有连接端子,所述顶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紧y形铜圈的压紧件,y形铜圈可通过所述接线槽和所述侧连通槽插接在所述连接端子的外部,所述压紧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顶安装槽内部的压柱。

4、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5、所述变频器本体还包括开设在其外部的嵌入口,所述嵌入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接线盖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外部,所述嵌入口的外部固定连通有位于所述变频器本体底部的卡接槽,所述接线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的卡接钢板,所述接线盖的外侧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接钢板的容纳槽;按压接线盖即可使得卡接钢板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从而使得接线盖关闭在嵌入口的内部,在卡接槽处朝内按压卡接钢板使二者脱离即可打开接线盖进行接线。

6、所述嵌入口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内部槽,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内部槽的内部,所述接线盖的两侧与两个所述内部槽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部的弹开扭簧;卡接钢板与卡接槽脱离时,发生形变的弹开扭簧会复位带动接线盖打开。

7、所述接线槽靠近所述变频器本体内部的一侧与所述铜座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齐平,所述接线槽远离所述变频器本体内部的一侧与所述侧连通槽远离所述变频器本体内部的一侧齐平;即y形铜圈和导线通过接线槽进入侧连通槽内部时,y形铜圈能够位于铜座的上方并顺利插接在连接端子的外部。

8、所述引脚与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电路连接,所述铜座与所述引脚连接;y形铜圈插接在连接端子的外部时,通过压紧件将其压紧在铜座和连接端子之间,即可完成导线与引脚的连接。

9、所述压紧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安装槽内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压柱转动连接的螺钉,所述压柱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过工具转动螺钉即可使得压柱在安装槽的内部上下滑动,以便于进行y形铜圈和导线的拆装。

10、所述压紧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铜座外部的压入槽,所述压入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铜板,所述压入槽与所述铜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弹簧,所述压入槽靠近所述侧连通槽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防脱板;y形铜圈被压柱压紧后会进入压入槽的内部挤压绝缘弹簧,避免过压紧导致y形铜圈损坏,进入压入槽的y形铜圈的侧面与防脱板相接触,避免欠压紧导致y形铜圈脱落。

11、所述压入槽的深度与y形铜圈的厚度相适配,所述铜板远离所述绝缘弹簧的一侧与所述铜座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齐平;y形铜圈不完全进入压入槽内部。

12、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通过手指插入卡接槽并朝内按压卡接钢板使得卡接钢板与卡接槽脱离,即可使得发生形变的卡接槽复位带动接线盖打开,通过按压接线盖使得卡接钢板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即可使得接线盖关闭在嵌入口的内部,而接线盖的快速开闭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进行导线的拆装。

14、2、本发明将导线端部的y形铜圈通过接线槽送入侧连通槽的内部,并使得y形铜圈插接在连接端子的外部后,通过利用工具转动螺钉即可使得压柱压紧y形铜圈,且y形铜圈被压柱压紧后会进入压入槽的内部挤压绝缘弹簧,从而能够避免压柱对y形铜圈的过压紧导致y形铜圈损坏,进入压入槽内部的y形铜圈侧面与防脱板相接触,从而能够避免压柱对y形铜圈的欠压紧导致y形铜圈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包括与导线(1)连接的变频器本体(2),导线(1)的端部设置有y形铜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本体(2)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接线端子排(20)、开设在其底部的接线槽(21)和设置在其外部的接线盖(22),所述接线端子排(2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本体(2)内部的封装座体(200),所述封装座体(20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引脚(201),所述封装座体(200)的外部均匀开设有顶安装槽(202)和侧连通槽(203),所述顶安装槽(202)的内部安装有铜座(204),所述铜座(204)的外部安装有连接端子(205),所述顶安装槽(20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紧y形铜圈(3)的压紧件(206),y形铜圈(3)可通过所述接线槽(21)和所述侧连通槽(203)插接在所述连接端子(205)的外部,所述压紧件(206)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顶安装槽(202)内部的压柱(2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本体(2)还包括开设在其外部的嵌入口(23),所述嵌入口(2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4),所述接线盖(22)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4)的外部,所述嵌入口(23)的外部固定连通有位于所述变频器本体(2)底部的卡接槽(25),所述接线盖(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卡接槽(25)卡接的卡接钢板(26),所述接线盖(22)的外侧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接钢板(26)的容纳槽(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口(23)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内部槽(28),所述转动轴(24)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内部槽(28)的内部,所述接线盖(23)的两侧与两个所述内部槽(2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4)外部的弹开扭簧(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21)靠近所述变频器本体(2)内部的一侧与所述铜座(204)靠近所述连接端子(205)的一侧齐平,所述接线槽(21)远离所述变频器本体(2)内部的一侧与所述侧连通槽(203)远离所述变频器本体(2)内部的一侧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201)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电路连接,所述铜座(204)与所述引脚(2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206)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安装槽(202)内部的固定板(2061),所述固定板(206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压柱(2060)转动连接的螺钉(2062),所述压柱(2060)靠近所述连接端子(20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0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206)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铜座(204)外部的压入槽(2064),所述压入槽(206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铜板(2065),所述压入槽(2064)与所述铜板(2065)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弹簧(2066),所述压入槽(2064)靠近所述侧连通槽(203)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防脱板(206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槽(2064)的深度与y形铜圈(3)的厚度相适配,所述铜板(2065)远离所述绝缘弹簧(2066)的一侧与所述铜座(204)靠近所述连接端子(205)的一侧齐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变频器,包括与导线连接的变频器本体,导线的端部设置有Y形铜圈,变频器本体包括接线端子排、接线槽和接线盖,接线端子排包括封装座体,封装座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引脚,封装座体的外部均匀开设有顶安装槽和侧连通槽,顶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铜座,铜座的外部安装有连接端子,顶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紧Y形铜圈的压紧件。本发明通过利用工具转动螺钉即可使得压柱压紧Y形铜圈,且Y形铜圈被压柱压紧后会进入压入槽的内部挤压绝缘弹簧,从而能够避免压柱对Y形铜圈的过压紧导致Y形铜圈损坏,进入压入槽内部的Y形铜圈侧面与防脱板相接触,从而能够避免压柱对Y形铜圈的欠压紧导致Y形铜圈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鑫,韩思阳,陈建丰,苏春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5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