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5  37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尤其涉及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模具生产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模具开发制造,升级改造缺少不了结构上的创新,更新结构来降低模具生产的成本,也可以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工艺,常规的模具中对于特殊结构的产品,出模时需要多重步骤与动作,成型周期长,塑料制品在脱模时的结构较多,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缩短成型周期,提高塑料制品的特殊化结构,有效解决复杂产品脱模机构较多,空间较少,合理且安全可靠。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包括行位镶针、行位镶件、前模芯、行位座和行位转向座,所述行位转向座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行位转向座的前端设置有向下的第一倾斜面,所述行位座活动在所述前模芯上,所述行位座的上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贴合接触,所述行位镶件安装在所述行位座的下端,所述行为镶针穿过所述行位镶件的中部并穿过所述行位镶件的下端,所述行位镶针的内部与所述行位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位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水圈,所述行位镶件的上端压在所述防水圈上。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位转向座上设置有倾斜铲槽,所述倾斜铲槽内设置有铲机组件。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铲机组件的前侧设置有铲机耐磨块,所述铲机耐磨块上设置有铲机螺栓,所述铲机螺栓穿过所述铲机耐磨块后螺纹连接在所述铲机组件上。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该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应用在注塑模具内,作用是特殊产品结构的行位出模,确保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改变行位的出模方向,简化模具的出模结构,降低模具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位镶针、行位镶件、前模芯、行位座和行位转向座,所述行位转向座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行位转向座的前端设置有向下的第一倾斜面,所述行位座活动在所述前模芯上,所述行位座的上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贴合接触,所述行位镶件安装在所述行位座的下端,所述行为镶针穿过所述行位镶件的中部并穿过所述行位镶件的下端,所述行位镶针的内部与所述行位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水圈,所述行位镶件的上端压在所述防水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转向座上设置有倾斜铲槽,所述倾斜铲槽内设置有铲机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组件的前侧设置有铲机耐磨块,所述铲机耐磨块上设置有铲机螺栓,所述铲机螺栓穿过所述铲机耐磨块后螺纹连接在所述铲机组件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包括行位镶针、行位镶件、前模芯、行位座和行位转向座,行位转向座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行位转向座的前端设置有向下的第一倾斜面,行位座活动在前模芯上,行位座的上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贴合接触,行位镶件安装在行位座的下端,行为镶针穿过行位镶件的中部并穿过行位镶件的下端,行位镶针的内部与行位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该前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应用在注塑模具内,作用是特殊产品结构的行位出模,确保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改变行位的出模方向,简化模具的出模结构,降低模具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泰,宁尤军,刘湘华,陈圣武,张鹤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德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5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