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7  35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安装,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逆变器是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变流器,逆变器主体是逆变电路,此外还包括控制、保护、滤波电路,因直流电无法直接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因此需要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交流电,逆变器广泛适用于办公设备、生活电器、光伏发电等场合;

2、现有的逆变器在固定时,通常使用螺栓穿过逆变器安装孔与支架固定孔,进行固定安装,安装效率较低,且规格不同的型号的逆变器固定时,需要重新在支架上定位打孔,过程较为费力,且开设的孔数过多,支架容易弯折损坏,稳固性较差,同时拧动螺栓紧固时,手部操作空间较小,不便于后续维修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居中位置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4、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居中位置安装有逆变器本体,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调节块,两个所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圈且靠近前后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四个所述固定杆一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内侧与逆变器本体的边角贴合,四个所述固定杆一的外圈均开设有调节螺纹一,所述固定杆一的外圈通过调节螺纹一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一。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块为“l”字形设置,每个所述固定杆一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螺栓一的前后相对面与夹块的前后端贴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贯穿所述夹块的前后端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所述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杆一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螺纹杆的外圈开设有两端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外螺纹,贯穿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头,且调节头与调节螺纹杆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压紧块,且压紧块底面与逆变器本体顶面贴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杆二的外圈开设有调节螺纹二,所述固定杆二通过调节螺纹二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二,且所述固定螺栓二的底端与压紧块顶端贴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紧块与逆变器本体的贴合处设置有橡胶垫二,所述夹块与逆变器本体的贴合处设置有橡胶垫一。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与调节螺纹杆,在对逆变器本体进行固定时,通过调节螺纹杆、固定螺栓一、固定杆一、夹块、固定杆二与压紧块互相配合对逆变器本体进行夹持固定,不需使用多个螺栓进行固定,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逆变器本体和压紧块与夹块的贴合处设置有橡胶垫一和橡胶垫二,降低夹坏逆变器本体的概率,提高使用安全性;

13、通过设置的固定螺栓一与固定螺栓二,在固定规格不同的逆变器本体时,可通过调节螺纹杆、调节块、固定螺栓一、固定杆一互相配合,调整每个夹块之间的距离,使之能紧贴逆变器本体的边角,同时通过固定螺栓二、固定杆二互相配合,调整压紧块的高度,便于对逆变器本体进行阻挡,避免逆变器本体从固定底座脱离,便于对型号规格不同的逆变器本体进行固定;

14、且固定过程不需根据逆变器本体安装孔位置对固定底座进行定位打孔,提高固定底座整体稳固性,避免孔洞过多导致弯折,同时固定螺栓一、固定螺栓二与调节螺纹杆设置在手部容易接触的位置,便于拆卸保养。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居中位置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2),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8)为“l”字形设置,每个所述固定杆一(7)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螺栓一(11)的前后相对面与夹块(8)的前后端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贯穿所述夹块(8)的前后端滑动连接有滑杆(9),且所述滑杆(9)远离连接杆(6)的一端与固定杆一(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纹杆(2)的外圈开设有两端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外螺纹,贯穿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头,且调节头与调节螺纹杆(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二(12),所述固定杆二(12)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压紧块(13),且压紧块(13)底面与逆变器本体(3)顶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二(12)的外圈开设有调节螺纹二,所述固定杆二(12)通过调节螺纹二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二(15),且所述固定螺栓二(15)的底端与压紧块(13)顶端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13)与逆变器本体(3)的贴合处设置有橡胶垫二(14),所述夹块(8)与逆变器本体(3)的贴合处设置有橡胶垫一(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居中位置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居中位置安装有逆变器本体,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调节块,两个所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圈且靠近前后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四个所述固定杆一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内侧与逆变器本体的边角贴合,四个所述固定杆一的外圈均开设有调节螺纹一;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夹装结构,提高安装效率,便于对型号规格不同的逆变器本体进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程光军,樊洋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日不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