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8  28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增加,人们停车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更大的停车空间,因此需要建造机械式停车设备,通常采用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但这类设备上层载车板需要下降时,底层载车板必须横移避让。因此每组停车设备的底层必须留有一个避让空位。致使底层车位的空间利用率不足。

2、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3352592b的无避让型载车装置,包括前立柱、后立柱、边梁、上车板、下车板,边梁安装吊点和安全挂钩,吊点下端连接提升链条,上车板的安全挂钩处分别设置有u型环,边梁通过提升链条、齿盘与上车板传动连接,上车板后方安装升降电机;下车板底部安装有横移轨道,下车板两侧各安装一下边梁,下边梁前部设置一前限位器,下车板底部安装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前车轮之间的传动轴上连接旋转驱动电机,后车轮之间的传动轴上连接有差速器,差速器通过链条、齿轮、变速箱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下车板外侧设置轨道,轨道后部两侧分布有轨道内夹轮、轨道外夹轮,轨道后部外侧还安装前、后退限位器和前、后旋转限位器,轨道后部外侧地面固定相应限位板。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存在缺陷:采用差速器驱动配合轨道导向,当地面不平整时容易出现驱动轮打滑现象,导致车库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能够解决驱动打滑问题,机构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载车板主体和齿条轨道,所述载车板主体的前端和后端两侧均安装有脚轮,所述载车板主体后端一角安装有沿齿条轨道移动的齿轮驱动机构和随动机构;

4、所述齿条轨道采用l型齿条,所述l型齿条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地面上,l型齿条与地面之间设有垫块。

5、所述齿轮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载车板主体后端的减速电机,还包括位于l型齿条两侧的驱动齿轮和背轮一,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套装有与l型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插接于轴套一内与轴套一之间相对转动,所述轴套一的外部固定插接于连杆一的一侧,所述连杆一的另一侧通过螺母一固定插接有转轴一,所述背轮一套装在转轴一上与转轴一之间相对转动。

6、所述随动机构包括位于l型齿条两侧的随动齿轮和背轮二,所述载车板主体后端固定装设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外部套装有轴承,所述随动齿轮套装在轴承上,所述转轴二外部套装有轴套二,所述轴套二的外部套设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与轴套二之间相对转动,所述连杆二的另一侧通过螺母二固定插接有转轴三,所述背轮二套装在转轴三上与转轴三之间相对转动。

7、可选的,所述载车板主体为方框型托盘结构。

8、可选的,所述载车板主体的前端两侧均装有万向脚轮,所述载车板主体的后端两侧均安装有定向脚轮。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载车板主体集导向与驱动为一体,通过沿齿条轨道移动的齿轮驱动机构和随动机构,无论在直线运行或是转弯运行时,通过连杆一和连杆二的限制下使背轮一和背轮二紧贴l型齿条背部滚动,保证驱动齿轮和随动齿轮始终与l型齿条正确啮合,带动载车板主体沿轨道轨迹运行。机构简单可靠,载车板运行没有驱动打滑现象,提高车库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板主体(2)和齿条轨道,所述载车板主体(2)的前端和后端两侧均安装有脚轮,所述载车板主体(2)后端一角安装有沿齿条轨道移动的齿轮驱动机构(3)和随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主体(2)为方框型托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主体(2)的前端两侧均装有万向脚轮(8),所述载车板主体(2)的后端两侧均安装有定向脚轮(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前移旋转载车板驱动装置,包括载车板主体和齿条轨道,所述载车板主体的前端和后端两侧均安装有脚轮,所述载车板主体后端一角安装有沿齿条轨道移动的齿轮驱动机构和随动机构,集导向与驱动为一体,通过沿齿条轨道移动的齿轮驱动机构和随动机构,无论在直线运行或是转弯运行时,通过连杆一和连杆二的限制下使背轮一和背轮二紧贴L型齿条背部滚动,保证驱动齿轮和随动齿轮始终与L型齿条正确啮合,带动载车板主体沿轨道轨迹运行。机构简单可靠,载车板运行没有驱动打滑现象,提高车库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少奎,邓永奇,焦安富,潘仁平,文光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新兆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6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