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2-28  34


本发明属于超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是多专业交叉发展的产物。膜过滤是一种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它是利用膜孔分离溶液,将溶液中的杂质截留,属于物理分离方法。膜以截留溶液中杂质颗粒的大小分类,膜孔从粗到细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生产过程中的浓缩、分离、提纯工艺中,这种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耗能少、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其中,分离膜根据膜材料不同,还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

2、目前,对于大量低分子量的可溶性物质以及分子量在几千左右的各种酶、小分子蛋白、病毒等高分子物质,主要用无机陶瓷膜和大孔径纳滤膜来处理,而无机膜精度低、处理效果差,纳滤膜操作压力大,通量低,效率慢。

3、国内从事超滤膜生产的相关企业,其产品的截留分子量主要在20-300kda,具有低截留分子量(mwco:1-10kda)的小孔径超滤膜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成本高,处处受限于对方;小孔径超滤膜主要以聚醚砜、聚砜材质为主,市场上现有的小孔径超滤膜亲水性较差、水通量较低、不耐污染等缺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一些超滤膜采用改性方法来降低其接触角,提高亲水性能,如专利cn105664739a公开的一种高亲水性聚砜超滤膜的制备方法,但截留分子量较大,同时改性膜为黑色,客户不容易接受,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上述的超滤膜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将亲水性添加剂引入纺丝原液,提高膜表面亲水性和水通量,减少疏水性物质在膜表面的吸附,提高耐污染性能;通过添加非溶剂添加剂,调节制备工艺形成海绵状孔结构,使膜本身具有较好的低分子量截留效果,提高力学性能;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增加了溶剂-非溶剂之间扩散的阻力,延迟了分相时间,有利于孔的均匀分布;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安全高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砜类聚合物15-25份;溶剂55-75份;吐温-80 1-5份;添加剂1-15份;非溶剂添加剂0-5份。

3、作为优选,所述聚砜类聚合物聚砜、聚醚砜、磺化聚醚砜三者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作为优选,所述添加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亲水纳米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6、作为优选,所述非溶剂添加剂为水、乙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7、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按重量计,先将添加剂、非溶剂添加剂溶解于反应釜内的溶剂中,再加入聚砜类聚合物配置成混合液,对混合液搅拌加热;

9、s2:将s1中制得的混合液搅拌均匀,真空脱泡处理后制得超滤膜铸膜液;

10、s3:将s2中制得的超滤膜铸膜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计量泵、从环形喷丝头处挤出,向环形喷丝头内腔中通入芯液,经空气浴后进入凝胶槽发生相转化固化成型为中空纤维超滤膜,经牵伸、收卷得到初生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

11、s4:将s3中制得的初生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经纯水清洗后,放置在一定温湿度的除湿间悬挂晾干,即制备出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

12、作为优选,所述s1中聚砜类聚合物、固体添加剂在40~110℃真空干燥6~24h;所述s1中加热温度为60~90℃,搅拌时间为8~20h。

13、作为优选,所述s2中真空脱泡温度为60~90℃,脱泡时间为2~10h。

14、作为优选,所述s3中芯液为溶剂与纯水混合液;所述溶剂与纯水的质量比为8:2~0:10。

15、作为优选,所述s3中纺丝压力为0.2~0.4mpa,空气浴高度为0~30cm,凝固浴温度5~60℃,环境温度20~30℃,环境湿度40~70%rh。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7、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聚砜类材料为成膜聚合物,结合吐温-80、添加剂和非溶剂添加剂以及纺丝工艺制成超滤膜,在此基础上根据制膜工艺和配方进行调整,可以提高膜表面亲水性,降低膜致密皮层厚度,膜表面形成致密小孔,因此截留精度高,通量大;采用传统干-湿法工艺纺丝,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安全高效环保;聚砜类聚合物不需要进行改性,因此在性能和生产成本上都具有足够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砜类聚合物15-25份;溶剂55-75份;吐温-80 1-5份;添加剂1-15份;非溶剂添加剂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砜类聚合物聚砜、聚醚砜、磺化聚醚砜三者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亲水纳米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溶剂添加剂为水、乙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聚砜类聚合物、固体添加剂在40~110℃真空干燥6~24h;所述s1中加热温度为60~90℃,搅拌时间为8~20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真空脱泡温度为60~90℃,脱泡时间为2~10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芯液为溶剂与纯水混合液;所述溶剂与纯水的质量比为8:2~0: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纺丝压力为0.2~0.4mpa,空气浴高度为0~30cm,凝固浴温度5~60℃,环境温度20~30℃,环境湿度40~70%r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超滤膜领域,提出一种小孔径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聚砜类聚合物15‑25份;溶剂55‑75份;吐温‑801‑5份;添加剂1‑15份;非溶剂添加剂0‑5份;采用中空纤维膜喷丝头,外凝固浴为纯水,内凝固浴为溶剂的水溶液,得到聚砜类中空纤维超滤膜,过滤致密层薄,表面为致密小孔,因此截留精度高;支撑层为海绵状结构,使得膜丝整体强度和拉伸性能较高;本发明采用传统干‑湿法工艺纺丝,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安全高效环保;聚砜类聚合物不需要进行改性,因此在性能和生产成本上都具有足够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洋,赵德立,窦洪娟,黄衡,刘阿龙,赵元强,张培训,秦庆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博纳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6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