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刀机构及叠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01  27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具体涉及压刀机构及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1、叠片是目前主流的电池生产的工艺之一,叠片工艺分为z叠、层叠、热复合等工艺,在数量上又可划分为单叠和多片叠。但叠片机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将已制成的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依次叠置,从而形成初步的电芯。叠片电池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压刀机构对极片和隔膜进行按压。现有的压刀机构通常采用竖直升降加水平移动的分步操控方式进行压设,升降运动和水平移动需要使用双驱动机构通过电气程序分别进行控制,整体结构复杂且调试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刀机构及叠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压刀机构整体结构复杂且调试困难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刀机构,包括:固定套;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转轴沿所述固定套的轴向可移动设置;轴向驱动结构,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转轴连接且所述固定套开设有导向槽,或者是,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固定套连接且所述转轴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轴向驱动结构适于驱动所述转轴沿轴向移动,并使所述传动件沿所述导向槽相对滑动,以使所述转轴沿轴向移动以及绕轴向转动;压刀本体,设置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

3、有益效果:通过轴向驱动结构驱动转轴沿轴向移动,在转轴移动过程中,通过传动件与导向槽的配合,使转轴不仅能够沿轴向移动,还能够进行转动,从而使压刀对极片和隔膜进行按压或者是对叠片过程进行避让,无需设置双驱动机构,对整体结构进行简化,并且只需对轴向驱动结构进行控制即可,简化控制过程。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直线段和倾斜段,所述第一直线段沿所述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二端与所述倾斜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刀本体具有按压位置和避让位置,当所述压刀本体处于按压位置,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一端处。

5、有益效果:当压刀本体由按压位置向避让位置转移,在轴向驱动结构的驱动下,首先使传动件在第一直线段内进行相对移动,使压刀本体升高,之后传动件在倾斜段内进行相对移动,使压刀本体在升高的同时进行转动,因此,压刀本体的移动过程不会对叠台上的极片和隔膜造成影响,保证叠片精度。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槽还包括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沿所述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倾斜段的第二端连接,当所述压刀本体处于避让位置,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第二端处。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倾斜段的第二端之间的旋转角度大于或等于90°。

8、有益效果:按压位置和避让位置在周向上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保证压刀本体实现有效避让,避免与叠片过程干涉。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包括轴段和连接段,所述轴段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轴向驱动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压刀本体对应所述轴段的第二端设置。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刀机构还包括滚珠衬套,所述滚珠衬套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的内壁和所述转轴的外壁之间。

1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滚珠衬套,将转轴移动和转动过程中与固定套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与滚珠衬套之间的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使转轴的移动和转动更加平稳。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刀机构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固定套的外部,所述保护套对应所述导向槽设置。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刀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导向槽间隔设置有若干条,若干个所述传动件与若干条所述导向槽对应设置。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部和弹性件,所述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转轴沿所述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套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弹性件适于向所述转轴施加与所述驱动部的驱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力。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包括上述的压刀机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包括第一直线段(501)和倾斜段(502),所述第一直线段(501)沿所述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直线段(501)的第二端与所述倾斜段(5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刀本体(6)具有按压位置和避让位置,当所述压刀本体(6)处于按压位置,所述传动件(4)位于所述第一直线段(501)的第一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还包括第二直线段(503),所述第二直线段(503)沿所述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503)的第一端与所述倾斜段(502)的第二端连接,当所述压刀本体(6)处于避让位置,所述传动件(4)位于所述第二直线段(503)的第二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502)的第一端与所述倾斜段(502)的第二端之间的旋转角度大于或等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包括轴段(201)和连接段(202),所述轴段(20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段(20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段(202)的第一端与所述轴向驱动结构(3)可转动连接,所述压刀本体(6)对应所述轴段(201)的第二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机构还包括滚珠衬套(7),所述滚珠衬套(7)设置于所述固定套(1)的内壁和所述转轴(2)的外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机构还包括保护套(8),所述保护套(8)套设于所述固定套(1)的外部,所述保护套(8)对应所述导向槽(5)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机构还包括安装座(9),所述固定套(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9)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导向槽(5)间隔设置有若干条,若干个所述传动件(4)与若干条所述导向槽(5)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驱动结构(3)包括驱动部(301)和弹性件(302),所述驱动部(301)适于驱动所述转轴(2)沿所述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302)连接于所述固定套(1)和所述转轴(2)之间,所述弹性件(302)适于向所述转轴(2)施加与所述驱动部(301)的驱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力。

11.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刀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压刀机构及叠片装置,包括:固定套;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套内,转轴沿固定套的轴向可移动设置;轴向驱动结构;传动件,传动件与转轴连接且固定套开设有导向槽,或者是,传动件与固定套连接且转轴开设有导向槽;轴向驱动结构适于驱动转轴沿轴向移动,并使传动件沿导向槽相对滑动,以使转轴沿轴向移动以及绕轴向转动;压刀本体。本技术在转轴移动过程中,通过传动件与导向槽的配合,使转轴不仅能够沿轴向移动,还能够进行转动,从而使压刀对极片和隔膜进行按压或者是对叠片过程进行避让,无需设置双驱动机构,对整体结构进行简化,并且只需对轴向驱动结构进行控制即可,简化控制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王庆丰,何晋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7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