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03  11


本技术总地涉及烹饪器具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为了改善饭煲的烹饪效果,相关技术中有饭煲通过设置排气口开闭装置和气流换向装置同步地协同动作,使得烹饪空间在烹饪过程中具有低于外界气压或高于外界气压的状态,这样可以提升米饭口感。但是,使用者很难在感官上感觉或体验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换的过程,不能从感官上监测。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3、煲体,所述煲体包括用于容纳食材的锅胆和加热装置;

4、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锅胆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烹饪空间的内通气口;

5、气路构造,所述气路构造与所述内通气口连通,所述气路构造通过对所述烹饪空间抽气或者吹气改变所述烹饪空间内的压强;以及

6、指针显示组件,所述指针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所述指针显示组件具有通气室或者所述指针显示组件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有通气室;所述通气室与所述气路构造连通,所述指针显示组件设置为能够显示所述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

7、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通过在盖体上增设指针显示组件,并将指针显示组件的通气室与气路构造连通,当气路构造向烹饪空间抽气或者吹气过程中,气流经过通气室,通过指针的变化以显示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进而能够方便使用者在感官上感觉或体验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换的过程,而且使用者能够在感官上监测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8、可选地,所述通气室的面朝外界的部分为半透明结构或透明结构;

9、所述指针显示组件包括指针,所述指针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通气室,所述指针设置为能够响应于所述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而转动,以显示所述压强变化。

10、根据本技术,通过将通气室的面朝外界的部分设置为半透明结构或透明结构,并将指针设置在通气室。当指针响应于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而转动时,使用者能够直观观察到指针的转动,从而通过指针的转动了解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

11、可选地,所述指针显示组件包括指针和叶轮,所述指针位于所述通气室的朝向外界的一侧,所述叶轮位于所述通气室,所述指针和所述叶轮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烹饪器具,所述叶轮传动连接至所述指针,所述叶轮设置为能够响应于所述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而对应转动,以带动所述指针转动。

12、根据本技术,通过将指针显示组件的指针设置在通气室的朝向外界的一侧,并将叶轮设置在通气室,当气路构造向烹饪空间抽气或者吹气过程中,气流经过通气室进而带动叶轮绕旋转轴线转动,当叶轮响应于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而对应转动时,指针随之转动,从而便于使用者从外界直接观察指针的运动状态,进而通过指针的转动来了解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

13、可选地,所述指针显示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烹饪器具,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通气室,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气室的朝向外界的一侧,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合于所述旋转轴线,所述转轴固定连接至所述指针和所述叶轮。

14、根据本技术,指针显示组件具有能够相对于烹饪器具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指针和叶轮,而且转轴的轴线与旋转轴线重合。由此,当叶轮响应于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而对应转动时,叶轮能够通过转轴带着指针转动,从而便于使用者根据从外界观察到的指针的运动状态来了解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

15、可选地,所述指针显示组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烹饪器具固定设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的轴线重合于所述旋转轴线,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通气室的面朝外界的一侧,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通气室,所述指针绕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轴,所述叶轮绕所述第二轴的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轴,所述指针磁吸连接至所述叶轮。

16、根据本技术,指针可旋转地安装于第一轴,叶轮可旋转的安装于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线重合于旋转轴线,并且指针磁吸连接至叶轮。由此,当叶轮响应于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而对应转动时,叶轮能够通过磁性吸引力的作用带着指针转动,从而便于使用者根据从外界观察到的指针的运动状态来了解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

17、可选地,所述叶轮包括叶片,其中

18、所述指针和所述叶片中的一者设置有磁性件,所述指针和所述叶片中的另一者包括导磁件,所述磁性件用于通过磁力吸引所述导磁件;或者

19、所述指针和所述叶片均设置有磁性件。

20、根据本技术,可以通过在指针和叶片中的一者设置磁性件,指针和叶片中的另一者包括导磁件,从而通过磁性件以磁力吸引导磁件的方式实现叶轮磁吸连接至指针。或者,可以在指针和叶片均设置磁性件,从而通过叶片处的磁性件磁吸连接至指针处的磁性件的方式,实现叶轮磁吸连接至指针。

21、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面盖和衬盖,所述面盖位于所述衬盖的背离所述煲体的一侧;

22、所述指针显示组件还包括通气座,所述通气座位于所述面盖和所述衬盖之间,所述通气座连接至所述面盖,所述通气座和所述面盖之间围合形成所述通气室;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通气座密封件,所述通气座密封件连接于所述通气座和所述面盖之间,以密封所述通气座和所述面盖之间的间隙。

23、根据本技术,通过将指针显示组件的通气座设置在面盖和衬盖之间,并将通气座连接至面盖,从而在通气座和面盖之间形成通气室,即,指针显示组件和面盖之间形成通气室。这样有助于提高指针显示组件和盖体之间的结构紧凑度,并提高了盖体的空间利用率。而且,通过在通气座和面盖之间设置通气座密封件以提高通气座和面盖之间的密封性,从而确保良好气密性,进而提高指针显示组件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24、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透明罩,所述透明罩构造为完全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所述透明罩连接至所述盖体的朝外的表面,以在所述透明罩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指针位于所述容纳腔。

25、根据本技术,通过设置透明罩,将指针容纳在透明罩和盖体之间的容纳腔,从而在保护指针的同时便于用户观察。

26、可选地,所述通气座包括两个通气接口,所述通气接口连通至所述通气室和所述气路构造,两个所述通气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沿第三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通气接口在所述通气室均朝向所述旋转轴线的沿第四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四方向,且所述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均垂直于旋转轴线。

27、根据本技术,当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时,两个通气接口中一个可供气流流出通气室、另一个供气流流入通气室。由于两个通气接口相对于设置在旋转轴线的沿第三方向的两侧,而两个所述通气接口所述通气室均朝向所述旋转轴线的沿第四方向的一侧,从而使得两个通气接口之间的气流在叶轮或指针的同一侧产生作用,确保叶轮能够按照预设的旋转方向旋转,以便使用者能够通过指针的转动准确获知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

28、可选地,所述指针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在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向间隔设置,

29、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在所述指针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阻止所述指针旋转,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在所述指针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阻止所述指针旋转。

30、根据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在指针逆时针旋转预设角度后阻止指针继续旋转,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在指针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后阻止指针继续旋转。这样能够防止指针无限制地旋转,从而便于使用者清楚且准确地观察指针的转动方向,进而方便获知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透明罩(506),所述透明罩(506)构造为完全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所述透明罩(506)连接至所述盖体(10)的朝外的表面,以在所述透明罩(506)和所述盖体(10)之间形成容纳腔(508),所述指针(501)位于所述容纳腔(50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气路构造以及指针显示组件。煲体包括用于容纳食材的锅胆和加热装置。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以在盖体和锅胆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烹饪空间的内通气口。气路构造与内通气口连通。气路构造通过对烹饪空间抽气或者吹气改变烹饪空间内的压强。指针显示组件设置于烹饪器具的外部。指针显示组件具有通气室或者指针显示组件与盖体之间形成有通气室。通气室与气路构造连通。指针显示组件设置为能够显示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本申请通过指针显示组件显示烹饪空间内的压强变化,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新,吕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8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