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03  9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涉及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储能系统在微电网、共享储能、波峰填谷等领域逐步广泛使用。目前常规都是将电池插箱安装于集装箱内部,随着市场逐步竞争激烈,为追求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性价比,电池插箱电量越来越多,插箱重量也越来越大,在安装过程中插箱与集装箱电池架之间摩擦力极大,在安装困难的同时,插箱底部及电池架防腐层极易破坏,钢结构的耐盐雾性能极大的降低,降低了钢结构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电池插箱不容易摩擦破坏电池架防腐层的便装式储能系统。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架和多个电池插箱,电池架包括架体、多条尾部加强筋和多组支撑梁,尾部加强筋和支撑梁均固定连接架体,多个电池插箱分别安装于多组支撑梁上,尾部加强筋位于电池插箱的后方,尾部加强筋上设有定位柱,电池插箱上开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电池插箱的底端连接有多个可沿支撑梁活动的第一万向滚珠,电池插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吊装筋,吊装筋上开有吊装孔。

3、采用这种结构后,吊装孔用于电池插箱的起吊,电池插箱起吊后,沿支撑梁将电池插箱推入相应位置,推进到位后,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进行限位固定。推进过程中,电池插箱通过第一万向滚珠沿支撑梁滚动,减小电池插箱与电池架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插箱安装,且电池插箱在推进过程中不与电池架直接接触摩擦,可避免破坏电池插箱和电池架的防腐层。

4、作为一种优选,多个第一万向滚珠分为两列,每列第一万向滚珠包括从前至后线性排布的四个第一万向滚珠。

5、作为一种优选,支撑梁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l形,水平段用于支撑电池插箱且供第一万向滚珠活动,竖直段的内侧设有导向筋,电池插箱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万向滚珠,导向筋用于供第二万向滚珠活动。

6、作为一种优选,第一万向滚珠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圆珠,第一圆珠活动镶嵌于第一底座中,第一底座通过柳钉连接电池插箱。

7、作为一种优选,电池插箱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和多块位于侧面的侧板,底板和侧板组成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底板上设有第一纵筋,第一纵筋的截面呈倒u形,第一底座安装于第一纵筋中,底板上开有避让孔,第一圆珠从避让孔中向下伸出。

8、作为一种优选,水平段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导向槽的底面在前后方向上呈弧形,导向槽的底面的中间开有与第一万向滚珠相匹配的沉孔。

9、作为一种优选,第二万向滚珠包括螺杆、第二底座和第二圆珠,第二圆珠活动镶嵌于第二底座中,螺杆固定连接第二底座,螺杆穿过侧板,侧板的内侧安装有与螺杆相匹配的固定螺母。

10、作为一种优选,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还包括两个固定耳,固定耳固定安装于电池插箱的前端的两侧,固定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池架,固定耳上开有与螺栓相匹配的安装孔。

11、作为一种优选,定位柱的长度为3mm。

12、作为一种优选,吊装筋和电池插箱之间焊接。

13、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1)电池插箱的底部装有第一万向珠,可减小电池插箱与电池架支撑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万向珠,用于侧面导向,减小电池插箱与支撑梁侧面摩擦力,提高装配效率。

15、(2)电池插箱与电池架之间摩擦力较小,避免破坏电池插箱及电池架防腐层,提高整体耐盐雾性能。

16、(3)电池插箱尾部与电池架之间通过定位柱限位,同时前部固定耳与电池架前部螺栓固定,可保证插箱安装后边界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架和多个电池插箱,电池架包括架体、多条尾部加强筋和多组支撑梁,尾部加强筋和支撑梁均固定连接架体,多个电池插箱分别安装于多组支撑梁上,尾部加强筋位于电池插箱的后方,尾部加强筋上设有定位柱,电池插箱上开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电池插箱的底端连接有多个可沿支撑梁活动的第一万向滚珠,电池插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吊装筋,吊装筋上开有吊装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万向滚珠分为两列,每列第一万向滚珠包括从前至后线性排布的四个第一万向滚珠。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梁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l形,水平段用于支撑电池插箱且供第一万向滚珠活动,竖直段的内侧设有导向筋,电池插箱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万向滚珠,导向筋用于供第二万向滚珠活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万向滚珠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圆珠,第一圆珠活动镶嵌于第一底座中,第一底座通过柳钉连接电池插箱。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插箱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和多块位于侧面的侧板,底板和侧板组成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底板上设有第一纵筋,第一纵筋的截面呈倒u形,第一底座安装于第一纵筋中,底板上开有避让孔,第一圆珠从避让孔中向下伸出。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段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导向槽的底面在前后方向上呈弧形,导向槽的底面的中间开有与第一万向滚珠相匹配的沉孔。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万向滚珠包括螺杆、第二底座和第二圆珠,第二圆珠活动镶嵌于第二底座中,螺杆固定连接第二底座,螺杆穿过侧板,侧板的内侧安装有与螺杆相匹配的固定螺母。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固定耳,固定耳固定安装于电池插箱的前端的两侧,固定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池架,固定耳上开有与螺栓相匹配的安装孔。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柱的长度为3mm。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吊装筋和电池插箱之间焊接。


技术总结
一种便装式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架和多个电池插箱,电池架包括架体、多条尾部加强筋和多组支撑梁,尾部加强筋和支撑梁均固定连接架体,多个电池插箱分别安装于多组支撑梁上,尾部加强筋位于电池插箱的后方,尾部加强筋上设有定位柱,电池插箱上开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电池插箱的底端连接有多个可沿支撑梁活动的第一万向滚珠,电池插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吊装筋,吊装筋上开有吊装孔。本技术可沿支撑梁将电池插箱推入相应位置,推进到位后,定位柱可以限位固定。推进过程中,第一万向滚珠沿支撑梁滚动,减小电池插箱与电池架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插箱安装,且可以避免破坏电池架防腐层,属于储能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喻海东,孟庆国,彭豪,谢超前,袁榀帆,黄俊杰,孙川清,雷雨竹,邓永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8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