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非接触监控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着市场对煤炭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企业的采煤量与煤炭销售量迅速增加。在煤炭供应的生产流程中,都需要将处理好的煤炭通过运输系统转运至不同区域,以完成生产任务。受到煤炭产地和自身物理结构的影响,铁路运输是实现煤炭中远距离运输最具优势的运输方式。
2、在煤炭的铁路运输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煤炭装填到运煤列车的车厢中,而在装车工作进行之前,需要对车厢的状态进行判断,检测运煤车厢是否存在破损的问题。一般来说,装车站进行此项工作都是纯人工完成,由一位或多位车厢检测工作人员沿铁路线,从车头走至车尾,再在另一面绕回到车头,一边走一边对每一节车厢是否有破损进行观察,将有破损的车厢编号记录下来,反馈给装车站。这种方法较为传统,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检查车厢的时间耗费比较多,同时也不利于装车工作的自动化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检测运煤车厢信息时存在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支撑部;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升降部,可升降地设置在转动部上;采集部,设置在升降部上,采集部朝向运煤车厢,采集部用于对运煤车厢信息进行采集;控制部,设置在支撑部上,转动部、升降部均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控制转动部、升降部移动。
3、进一步地,转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转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支撑部上,第一驱动部和第一转台驱动连接,第一转台和支撑部转动配合,升降部设置在第一转台上,第一驱动部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控制第一驱动部转动,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一转台转动,第一转台带动升降部转动。
4、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为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台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台和套筒,连接台套设在支撑部上,且和支撑部转动配合,升降部可升降地设置在套筒内。
5、进一步地,升降部包括第二驱动部和第二转台,第二转台设置在套筒内,第二转台和套筒螺纹配合,采集部设置在第二转台上,第二驱动部设置在支撑部上,第二转台和支撑部转动配合,第二驱动部和第二转台驱动连接,第二驱动部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控制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的转动,以使第二转台升降。
6、进一步地,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支撑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座体和第一杆体,转动部、升降部均套设在第一杆体上,且和第一杆体转动配合,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第一杆体上,且位于升降部的上方,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升降部上,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均和控制部电连接,第一限位开关用于限制升降部最大上升高度,第二限位开关用于限制升降部的最大下降高度。
7、进一步地,采集部包括第一补光灯和摄像头,第一补光灯和摄像头均设置在升降部上,第一补光灯位于摄像头的下方,第一补光灯和摄像头均朝向运煤车厢,第一补光灯用于为运煤车厢提供光亮,摄像头用于对运煤车厢信息进行采集。
8、进一步地,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补光部,支撑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座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一杆体相互垂直,补光部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杆体上,补光部位于运煤车厢的上方,且朝向运煤车厢,补光部用于为运煤车厢提供光亮,转动部、升降部均套设在第一杆体上,且和第一杆体转动配合,控制部设置在第一杆体上。
9、进一步地,补光部包括第三驱动部、旋转台、旋转部和第二补光灯,第三驱动部和第二杆体连接,第三驱动部的输出端和旋转台连接,第三驱动部驱动旋转台转动,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台上,第二补光灯设置在旋转部上,第二补光灯用于为运煤车厢提供光亮。
10、进一步地,旋转部包括第四驱动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旋杆,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间隔设置在旋转台上,第四驱动部设置在第一板体上,旋杆的两端分别和第四驱动部的输出端、第二板体连接,第二补光灯套设在旋杆上,且和旋杆连接。
11、进一步地,第三驱动部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部为第四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台转动,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旋杆转动,旋杆带动第二补光灯转动。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支撑部;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升降部,可升降地设置在转动部上;采集部,设置在升降部上,采集部朝向运煤车厢,采集部用于对运煤车厢信息进行采集;控制部,设置在支撑部上,转动部、升降部均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控制转动部、升降部移动。采用该方案,将转动部、升降部均和控制部电连接,这样控制部能够控制转动部、升降部移动,由于采集部设置在升降部上,且升降部可升降地设置在转动部上,这样能够根据现场实际需要,从而调整采集部的位置,进而对运煤车厢信息进行采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检测运煤车厢信息时存在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1.一种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0)包括第一驱动部(21)和第一转台(22),所述第一驱动部(21)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上,所述第一驱动部(21)和所述第一转台(2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台(22)和所述支撑部(10)转动配合,所述升降部(30)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台(22)上,所述第一驱动部(21)和所述控制部(50)电连接,所述控制部(50)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21)转动,所述第一驱动部(21)带动所述第一转台(22)转动,所述第一转台(22)带动所述升降部(3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1)为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台(22)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台(221)和套筒(222),所述连接台(221)套设在所述支撑部(10)上,且和所述支撑部(10)转动配合,所述升降部(30)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套筒(2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30)包括第二驱动部(31)和第二转台(32),所述第二转台(32)设置在所述套筒(222)内,所述第二转台(32)和所述套筒(222)螺纹配合,所述采集部(40)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台(32)上,所述第二驱动部(31)设置在支撑部(10)上,所述第二转台(32)和所述支撑部(10)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部(31)和所述第二转台(3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31)和所述控制部(50)电连接,所述控制部(50)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21)、所述第二驱动部(31)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台(32)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61)和第二限位开关(62),所述支撑部(10)包括相互连接的座体(11)和第一杆体(12),所述转动部(20)、所述升降部(30)均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12)上,且和所述第一杆体(12)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开关(61)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12)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部(30)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开关(62)设置在所述升降部(30)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61)、所述第二限位开关(62)均和所述控制部(50)电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开关(61)用于限制所述升降部(30)最大上升高度,所述第二限位开关(62)用于限制所述升降部(30)的最大下降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40)包括第一补光灯(41)和摄像头(42),所述第一补光灯(41)和所述摄像头(42)均设置在所述升降部(30)上,所述第一补光灯(41)位于所述摄像头(42)的下方,所述第一补光灯(41)和所述摄像头(42)均朝向运煤车厢,所述第一补光灯(41)用于为运煤车厢提供光亮,所述摄像头(42)用于对运煤车厢信息进行采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补光部(70),所述支撑部(10)包括依次连接的座体(11)、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3),所述第二杆体(13)和所述第一杆体(12)相互垂直,所述补光部(7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13)上,所述补光部(70)位于运煤车厢的上方,且朝向运煤车厢,所述补光部(70)用于为运煤车厢提供光亮,所述转动部(20)、所述升降部(30)均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12)上,且和所述第一杆体(12)转动配合,所述控制部(50)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部(70)包括第三驱动部(71)、旋转台(72)、旋转部(73)和第二补光灯(74),所述第三驱动部(71)和所述第二杆体(13)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71)的输出端和所述旋转台(72)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71)驱动所述旋转台(72)转动,所述旋转部(7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台(72)上,所述第二补光灯(74)设置在所述旋转部(73)上,所述第二补光灯(74)用于为运煤车厢提供光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73)包括第四驱动部(731)、第一板体(732)、第二板体(733)和旋杆(734),所述第一板体(732)、所述第二板体(733)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台(72)上,所述第四驱动部(731)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732)上,所述旋杆(734)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四驱动部(73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板体(733)连接,所述第二补光灯(74)套设在所述旋杆(734)上,且和所述旋杆(73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煤车厢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部(71)为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部(731)为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台(72)转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杆(734)转动,所述旋杆(734)带动所述第二补光灯(74)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