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户外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06  10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具体为一种防水型户外配电柜。


背景技术:

1、户外配电柜是指安装在户外的电力配电设备,通常用于城市、工业区、公共设施等场所的电力供应。与室内配电柜相比,户外配电柜需要具备更高的防护等级和耐候性,以适应不同的室外环境。户外配电柜通常由钢制外壳、密封门、密封橡胶垫、配电开关设备、保护设备、测量仪表、接地系统等组成。

2、目前,户外配电柜主要通过密封门和密封橡胶垫对配电柜内部的设备和电路进行保护。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橡胶垫会发生老化开裂,从而降低密封效果,此时雨水容易通过缝隙进入到配电柜内部,从而造成配电柜内部的设备和电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水型户外配电柜,门板采用嵌入式方式插入到柜体中,并且采用闭口侧高、开口侧低的柜体对雨水进行向下导流,能够避免雨水通过缝隙流入到配电柜内部,从而对配电柜内部的设备和电路进行防水保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包括一侧开口设置的柜体,所述柜体与其开口侧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门板,所述凹槽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平行设置,且凹槽上端靠近柜体开口的一侧低于凹槽上端远离柜体开口的一侧。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凹槽分隔成通气腔和插入腔,所述插入腔位于柜体的开口侧,且门板活动穿插在插入腔。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与通气腔对应的内壁上端面设有散热扇。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与通气腔对应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板的侧面上端和柜体的侧面设有互相对应设置的插环,且插环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插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的底部开设有锁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需要散热时,散热扇抽取柜体内部热风,并将热风沿通气腔输送,最终使热气通过散热孔排出。

10、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下雨天气,雨水沿柜体流动时,雨水沿门板向插入腔内部渗透时会向下流动,同时隔板对雨水进行阻挡,从而避免雨水从侧面进入到柜体内部。

11、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由于门板与插入腔对应,因此雨水只能沿门板向远离柜体的方向流动,从而避免雨水从门板的上侧进入到柜体内部。

12、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门板采用嵌入式方式插入到柜体中,并且采用闭口侧高、开口侧低的柜体对雨水进行向下导流,能够避免雨水通过缝隙流入到配电柜内部,从而对配电柜内部的设备和电路进行防水保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包括一侧开口设置的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与其开口侧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门板(5),所述凹槽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平行设置,且凹槽上端靠近柜体(1)开口的一侧低于凹槽上端远离柜体(1)开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凹槽分隔成通气腔(21)和插入腔(22),所述插入腔(22)位于柜体(1)的开口侧,且门板(5)活动穿插在插入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与通气腔(21)对应的内壁上端面设有散热扇(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与通气腔(21)对应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5)的侧面上端和柜体(1)的侧面设有互相对应设置的插环,且插环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插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的底部开设有锁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户外配电柜,包括一侧开口设置的柜体,所述柜体与其开口侧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门板,所述凹槽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平行设置,且凹槽上端靠近柜体开口的一侧低于凹槽上端远离柜体开口的一侧,所述凹槽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凹槽分隔成通气腔和插入腔,所述插入腔位于柜体的开口侧,且门板活动穿插在插入腔。该防水型户外配电柜,门板采用嵌入式方式插入到柜体中,并且采用闭口侧高、开口侧低的柜体对雨水进行向下导流,能够避免雨水通过缝隙流入到配电柜内部,从而对配电柜内部的设备和电路进行防水保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毛克峰,张炳炳,陈立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崇安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69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