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
背景技术:
1、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江河之水的调节和分配过程中通常通过水渠进行,水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在农田灌溉中常利用水渠将江河之水引入农田,对农田进行灌溉;在水渠内通常安装有闸门以便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
2、现有技术,例如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水渠垃圾清理的水利闸门,申请号201911114126 .0。在开闸时通过拉板将u形滤槽拉出清理收集的杂物,解决了在闸门打开时需通过人工将漂浮物捞出,造成人力浪费,并且经常性的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对操作者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目前,还缺少一种闸门,方便实现清理组件跟随水面位置变化而变化,实现将漂浮物导流到两侧,方便实现闸门清理。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该发明可以实现清理组件跟随水面位置变化而变化,实现将漂浮物导流到两侧,方便实现闸门清理。
2、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包括闸门组件、清理组件及浮板组件;所述闸门组件包括闸门框架,所述闸门框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闸门,所述闸门框架连接对称的横杆,对称的所述横杆分别至少连接一个导向竖杆;所述浮板组件包括浮板及浮力块,所述浮力块连接所述浮板,每个所述导向竖杆分别穿过所述浮板,所述浮板连接对称的导流隔水罩体及过水板,所述浮板连接对称的斜台,对称的所述斜台分别连接所述过水板;两个导流隔水罩体形成v形口,方便实现将水及漂浮物进行导流,方便使其集中到中部区域,方便后续的处理;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隔板,所述隔板匹配对称的所述导流隔水罩体,所述隔板穿过所述浮板,所述安装板连接竖槽,所述竖槽内连接导向竖圆杆,所述安装板连接对称的横槽,对称的所述横槽内分别连接导向横圆杆;所述竖槽内设置竖滑块,所述导向竖圆杆穿过所述竖滑块,所述竖滑块连接l挡板,所述l挡板连接两组对称的安装轴筒,对称的所述横槽内分别设置有横滑块,对称的所述导向横圆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横滑块;每个所述安装轴筒分别转动连接t轴,对称的所述t轴分别连接导流u槽,每个所述导流u槽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横滑块。导流u槽远离闸门一侧低,另一侧高。导流u槽较高一侧的板采用带孔的过滤板,方便水流过的同时,实现漂浮物拦截。
3、作为优化,所述浮板连接电机,对称的所述导流隔水罩体分别轴承连接安装轴的中心轴,所述安装轴的中心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安装轴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扇叶板,所述浮板连接侧板,所述侧板轴承连接对称的第一转轮的中心轴,所述安装轴的中心轴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转轮的中心轴,第一传动带的两端分别环绕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轮,所述侧板轴承连接两个第二转轮的中心轴,第二传动带环绕两个所述第二转轮及一个所述第一转轮,一个所述第二转轮连接小转盘,所述小转盘的偏心处连接小圆杆,所述小圆杆转动连接小连杆的一端,所述小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采用电机带动,实现扇叶板转动,扇叶板为带孔的扇形板,实现打捞其漂浮物,将其抛向导流u槽方向,导流u槽往复移动高于水面时,水流向两侧带动漂浮物流向斜台,进入安装u板、浮板及导流隔水罩体组成区域内,实现漂浮物的收集。
4、作为优化,所述浮板连接支撑竖杆,所述支撑竖杆轴承连接大转盘的中心轴,所述大转盘的中心轴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转轮,所述大转盘的偏心处连接大圆杆,所述大圆杆转动连接大连杆的一端,所述大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l杆,所述l杆连接所述l挡板。通过采用第二转轮及第二传动带,实现两个第二转轮同步转动,采用大小转盘等的连接方式,实现l挡板的行程大于安装板,实现初始状态时,导流u槽水平,运动过程中,两个导流u槽形成倒v字形,使其内存储的水及漂浮物迅速的流向斜台。
5、作为优化,还包括冲刷组件,所述冲刷组件包括对称的水箱,对称的所述导流隔水罩体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水箱,对称的所述水箱分别固定连通进水管,对称的所述水箱分别固定连通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固定连通一组均匀分布的喷头,对称的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活塞,对称的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水箱的顶板,对称的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分别连接安装横杆,所述安装横杆连接l安装杆,所述l安装杆连接所述l挡板。活塞向上运动时,抽取安装u板、过水板及导流隔水罩体组成区域内水,活塞向下运动时,将水挤压进入排水管,从喷头喷出到处于竖直位置的扇叶板上,使漂浮物与扇叶板脱离接触,方便后续向后运动。
6、作为优化,所述l挡板轴承连接对称的摩擦柱,两个所述摩擦柱相互接触。所述l挡板连接一个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个所述摩擦柱,图上未画出。两个摩擦柱反向缓慢转动,漂浮物接触摩擦柱时,带动漂浮物向两侧运动,进入导流u槽。
7、作为优化,所述浮板连接对称的过滤板,对称的所述过滤板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导流隔水罩体。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过滤板及所述导流隔水罩体形成区域内。所述进水管的下端紧贴所述浮板。
8、作为优化,所述闸门框架连接安装u板,所述浮板、所述导流隔水罩体、所述过水板、所述斜台及所述过滤板分别接触所述安装u板。
9、作为优化,所述闸门框架连接对称的液压杆,对称的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所述闸门。通过设置液压杆,方便实现闸门开关。
10、
技术实现要素: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1、1、本装置通过采用两个导流u槽,实现将漂浮物导流到两侧,方便后续收集,采用两个第二转轮同步转动,采用大小转盘等的连接方式,实现l挡板的行程大于安装板,实现初始状态时,导流u槽水平,运动过程中,两个导流u槽形成倒v字形,使其内存储的水及漂浮物迅速的流向斜台,实现漂浮物的收集。通过采用浮板组件,实现导流u槽与水面的位置保持,进而保证很好地实现漂浮物的收集。
12、2、本装置通过采用扇叶板与喷头相互结合的方式,方便漂浮物进入导流u槽区域。扇叶板从水下向上摆动时,打捞漂浮物,带动其运动,将其抛向导流u槽,实现将漂浮物分批次的输送到导流u槽处,避免较多的漂浮物组成一个整体直接堆积到导流u槽处,造成漂浮物直接越过过水板。喷头喷出水,到处于竖直位置的扇叶板上,使漂浮物与扇叶板脱离接触,方便漂浮物运动到导流u槽处。
1.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包括闸门组件(1)、清理组件(2)及浮板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所述浮板(301)连接电机(205),对称的所述导流隔水罩体(304)分别轴承连接安装轴(203)的中心轴,所述安装轴(203)的中心轴连接所述电机(205)的输出轴,所述安装轴(203)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扇叶板(204),所述浮板(301)连接侧板(308),所述侧板(308)轴承连接对称的第一转轮(201)的中心轴,所述安装轴(203)的中心轴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转轮(201)的中心轴,第一传动带(202)的两端分别环绕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轮(201),所述侧板(308)轴承连接两个第二转轮(206)的中心轴,第二传动带(210)环绕两个所述第二转轮(206)及一个所述第一转轮(201),一个所述第二转轮(206)连接小转盘(209),所述小转盘(209)的偏心处连接小圆杆(208),所述小圆杆(208)转动连接小连杆(207)的一端,所述小连杆(20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所述浮板(301)连接支撑竖杆(305),所述支撑竖杆(305)轴承连接大转盘(227)的中心轴,所述大转盘(227)的中心轴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转轮(206),所述大转盘(227)的偏心处连接大圆杆(226),所述大圆杆(226)转动连接大连杆(225)的一端,所述大连杆(22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l杆(219),所述l杆(219)连接所述l挡板(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还包括冲刷组件(4),所述冲刷组件(4)包括对称的水箱(401),对称的所述导流隔水罩体(304)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水箱(401),对称的所述水箱(401)分别固定连通进水管(404),对称的所述水箱(401)分别固定连通排水管(402),所述排水管(402)固定连通一组均匀分布的喷头(403),对称的所述水箱(401)内分别设置有活塞(405),对称的所述活塞(405)的活塞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水箱(401)的顶板,对称的所述活塞(405)的活塞杆分别连接安装横杆(406),所述安装横杆(406)连接l安装杆(407),所述l安装杆(407)连接所述l挡板(2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所述l挡板(222)轴承连接对称的摩擦柱(224),两个所述摩擦柱(224)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所述浮板(301)连接对称的过滤板(307),对称的所述过滤板(307)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导流隔水罩体(3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所述闸门框架(101)连接安装u板(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闸门,其特征是:所述闸门框架(101)连接对称的液压杆(102),对称的所述液压杆(102)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所述闸门(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