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材领域,特别是一种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用于墙面的岩板瓷砖被做得越来越大,尤其是用于大堂或客厅的岩板瓷砖有的长度会超过3米、宽度会超过1.5米。随着岩板瓷砖尺寸的增大,其自身重量也越来越大,有的重量甚至在百斤以上。因大多岩板瓷砖的背面还是采用平面,所以其附着能力有限,当岩板瓷砖的重量很大时,容易出现坠落的情况,这极大地影响了岩板瓷砖使用的安全性。虽然现在出现了在岩板瓷砖背面设置凸部来增强附着量的结构,但现在仅仅是做出矩形凸部,其虽然能增大附着面积,但其防坠能力依然有限,所以这种岩板瓷砖使用的安全性并不高。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设计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该防滑结构上做出了能增大接触面积的梯形凸部,并在梯形凸部的下表面上开设有挂扣槽,这不仅能增大附着面积,还能保证挂扣槽的开设处具有高的结构强度,从而能使该防滑结构具有十分强的防坠能力,进而能大大提高防滑结构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瓷砖本体,所述瓷砖本体的背面上设置有若干梯形凸部,各梯形凸部的下表面上分别开设有挂扣槽;所述挂扣槽部分槽底的高度位置高于梯形凸部后表面的下侧边的高度位置;所述梯形凸部的前后面分别为大正方形面、小正方形面,所述小正方形面的中心点位于大正方形面的中心点的正后方,所述大正方形面与瓷砖本体的背面相接;所述梯形凸部的上下左右表面都为平面;所述大正方形面与小正方形面相互平行,所述大正方形面、小正方形面之间的间距l为5~7mm,所述大正方形面的宽度x为24~26mm,所述小正方形面的宽度y为18~20mm;所述挂扣槽的槽底开设有内槽。
4、优选地,各梯形凸部呈矩形阵列地布置在瓷砖本体的背面上。
5、优选地,相邻梯形凸部的前侧边相接触。
6、优选地,所述瓷砖本体与各梯形凸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该防滑结构上,通过在瓷砖本体的背面上设置呈梯形的梯形凸部,这不仅能保证梯形凸部具有高的结构强度,还能大大增大附着面积。通过在梯形凸部的下表面上开设出挂扣槽,这不仅能保证挂扣槽的开设处具有高的结构强度,还能进一步增大附着面积,以及能通过挂扣槽实现挂扣瓷砖胶的安装,这就能避免防滑结构下坠、向外倾倒。所以该防滑结构具有十分强的防坠能力,这能大大提高防滑结构使用的安全性。
1.一种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瓷砖本体(1),所述瓷砖本体(1)的背面上设置有若干梯形凸部(2),各梯形凸部(2)的下表面上分别开设有挂扣槽(21);所述挂扣槽(21)部分槽底的高度位置高于梯形凸部(2)后表面的下侧边的高度位置;所述梯形凸部(2)的前后面分别为大正方形面(22)、小正方形面(23),所述小正方形面(23)的中心点位于大正方形面(22)的中心点的正后方,所述大正方形面(22)与瓷砖本体(1)的背面相接;所述梯形凸部(2)的上下左右表面都为平面;所述大正方形面(22)与小正方形面(23)相互平行,所述大正方形面(22)、小正方形面(23)之间的间距l为5~7mm,所述大正方形面(22)的宽度x为24~26mm,所述小正方形面(23)的宽度y为18~20mm;所述挂扣槽(21)的槽底开设有内槽(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梯形凸部(2)呈矩形阵列地布置在瓷砖本体(1)的背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梯形凸部(2)的前侧边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岩板瓷砖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砖本体(1)与各梯形凸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