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池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4  5


本技术涉及电池冷却,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电池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快充和慢充是车辆两种常用的充电方式,其中快充能够快速补充车辆中电池组的电能,及时补充车辆续航。不过快充过程中能量密度的急速上升,会使得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存在热失控风险,危及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2、现有技术中,广泛应用于车辆电池热管理的车载冷却系统包括空气冷却(空冷)和液体冷却(液冷),其中液冷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和比热容,能够满足现有电池组放电和充电的散热需求。

3、但是,车辆自带的车载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存在上限,随着快充的充电电流越来越大,现有车辆自带的车载冷却系统难以满足更大充电电流的快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电池冷却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车辆自带的车载冷却系统难以满足更大充电电流的快充需求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包括:

3、电池容纳箱,其设于车辆内部,所述电池容纳箱容纳有电池组;

4、补充冷却装置,其设于车辆外部,所述补充冷却装置内设有补充冷却液;

5、所述补充冷却装置与所述电池容纳箱连通并形成液体循环回路,所述补充冷却液通过液体循环回路进入所述电池容纳箱并浸没冷却所述电池组。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充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存储所述补充冷却液,所述电池容纳箱设有车载补充冷却液进口和车载补充冷却液出口,所述车载补充冷却液进口和车载补充冷却液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车辆的第一外接接口连通,所述第一外接接口与储液箱连通以形成液体循环回路。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充冷却装置还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设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上设有充电接口、补充冷却液出液接口和补充冷却液回液接口;

8、所述储液箱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补充冷却液出液接口和所述补充冷却液回液接口连通,所述补充冷却液出液接口通过第一外接接口与所述车载补充冷却液进口连通,所述补充冷却液回液接口通过第一外接接口与所述车载补充冷却液出口连通。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直流充电接口和/或交流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电动车辆的第二外接接口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池组充电;

10、所述充电接口与第二外接接口连接的同时,所述补充冷却液出液接口和补充冷却液回液接口与所述第一外接接口连接。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控制阀和循环泵。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还内设有流量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容纳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充冷却液为绝缘液体。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液体为氟化物、矿物油、硅油及合成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容纳箱内部设有冷却组件,所述电池容纳箱上设有内部冷却液进口和内部冷却液出口,所述内部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内部冷却液出口分别与冷却组件内的冷却流道连通。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在车辆外部设有补充冷却装置,所述补充冷却装置内设有补充冷却液,当车辆停车充电时,所述补充冷却装置与所述电池容纳箱连通形成液体循环回路,所述补充冷却液通过液体循环回路进入所述电池容纳箱并浸没冷却所述电池组。大电流快充时,车辆电池组升温较快,本实用新型采用车辆外部的补充冷却液冷却,可以加强冷却效果,保证充电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冷却装置还包括充电装置(32),所述充电装置(32)设有充电枪(321),所述充电枪(321)上设有充电接口(3211)、补充冷却液出液接口(3212)和补充冷却液回液接口(3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3211)包括直流充电接口和/或交流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3211)通过电动车辆的第二外接接口与所述电池组(1)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池组(1)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33)上设有控制阀和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33)上还内设有流量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箱(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冷却液为绝缘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液体为氟化物、矿物油、硅油及合成脂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箱(2)内部设有冷却组件(21),所述电池容纳箱(2)上设有内部冷却液进口(223)和内部冷却液出口(224),所述内部冷却液进口(223)和所述内部冷却液出口(224)分别与冷却组件内的冷却流道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冷却系统,涉及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电池容纳箱和补充冷却装置,所述电池容纳箱设于车辆内部,所述电池容纳箱容纳有电池组;所述补充冷却装置设于停车充电场,所述补充冷却装置内设有补充冷却液;当车辆停车充电时,所述补充冷却装置与所述电池容纳箱连通形成液体循环回路,所述补充冷却液通过液体循环回路进入所述电池容纳箱并浸没冷却所述电池组。本技术在车辆停车充电时,可采用车辆外部的补充冷却液冷却电池组,加强冷却效果,保证充电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浩,陈英旗,周梦,汤彦斌,曹楷,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0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