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浆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5  9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配浆池。


背景技术:

1、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面,需要先将硅质材按照比例通过抓斗抓到料斗中,再通过提升机将原料提升到球磨机内,球磨机内加水研磨混合,最后出来浆料,浆料现在配浆池内储存,现有的配浆池虽然可以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部分原料进行储存和辅助加工,但是在原料排出时,会有一小部分残余原料留在配浆池内壁底部,无法通过泵机输送,增加后续的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浆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浆池,包括罐形主体,所述罐形主体外壁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机,所述罐形主体底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矩形板,两个所述第一矩形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二矩形板,两个所述第一矩形板和两个第二矩形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矩形板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矩形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罐形主体底面远离第一矩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旋转连接底座,所述旋转连接底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电动推杆顶部与罐形主体底面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电动推杆底部与底板顶面之间留有距离。

5、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用该方案可以为电动推杆升高转动时提供空间,防止电动推杆顶到罐形主体或者底板。

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与电动推杆的位置相反,所述电动推杆伸缩端的伸缩长度与支撑腿的长度相适配。

7、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用该方案可以使电动推杆将罐形主体一侧顶起时,使罐形主体内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向出料口一侧流动,帮助出料。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罐形主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贯穿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9、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用该方案可以防止罐形主体内部的原料凝固。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搅拌杆的长度与罐形主体内壁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搅拌杆的一端设置有板形物。

11、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用该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加搅拌杆的搅拌效果,增加排料的速度,进一步防止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凝固,便于后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加工。

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腿底部和底板顶面均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洞。

13、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用该方案可以利用若干固定孔洞辅助固定支撑腿和底板,增加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稳定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5、1、罐形主体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电动推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转动电机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罐形主体底面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通过旋转连接底座与罐形主体转动连接,电动推杆升起时带动罐形主体一侧升起,此时出料口处于低位置的一侧,罐形主体内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向出料口移动,可以将罐形主体内壁底部的原料排出,排料更加干净,便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后续的加工。

16、2、转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不仅可以防止罐形主体内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凝固,搅拌杆两端设置的板形物还可以再排料的过程中辅助排料,进一步增加排料的速度,增加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配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罐形主体(1),所述罐形主体(1)外壁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机(6),所述罐形主体(1)底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矩形板(14),两个所述第一矩形板(14)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二矩形板(9),两个所述第一矩形板(14)和两个第二矩形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矩形板(14)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矩形板(9)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矩形板(9)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10),所述罐形主体(1)底面远离第一矩形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旋转连接底座(7),所述旋转连接底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2)顶部与罐形主体(1)底面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电动推杆(12)底部与底板(10)顶面之间留有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的位置与电动推杆(12)的位置相反,所述电动推杆(12)伸缩端的伸缩长度与支撑腿(8)的长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形主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贯穿支撑板(3)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的长度与罐形主体(1)内壁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搅拌杆(2)的一端设置有板形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8)底部和底板(10)顶面均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洞(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配浆池,包括罐形主体,所述罐形主体外壁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机,所述罐形主体底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矩形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罐形主体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电动推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转动电机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罐形主体底面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通过旋转连接底座与罐形主体转动连接,电动推杆升起时带动罐形主体一侧升起,罐形主体内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向出料口移动,可以将罐形主体内壁底部的原料排出,排料更加干净,便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后续的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鼎和绿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