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6  9


本技术涉及染色装置,具体为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1、筒子纱是纺织行业纺纱厂的络筒工序的产出品,是从上道工序的细纱机或捻线机上落下来的管纱,在络筒机上通过槽筒或急行往复的导纱钩重新卷绕成无边或有边的,且绕成一定形状的和一定卷绕密度筒纱,通常称为“筒子纱”,筒子纱在生产时会根据需要通过染色装置将其染色成各种颜色。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14219075 u公开的一种能够避免内外层色差的筒子纱染色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染液的染缸,染缸内安装有吊座组件,吊座组件包括底盘、吊杆以及用于放置筒子纱的纱筒,吊杆的下端安装在底盘上表面的中心处,底盘和纱筒均为中空结构,纱筒均匀分布在底盘上表面并与底盘相通,且纱筒的外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染液口;染缸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与底盘内腔连通第一通液口,染缸的底部远离中心处设有若干与染缸内部连通的第二通液口,第一通液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二通液口上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储液槽相连通,且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还安装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染色效率高且染色均匀等有益效果。

3、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会由于在染色的过程中,筒子纱上的杂絮、杂线会掉落至染色液中,再通过循环泵又进入储液槽内,使得储液槽内掺杂着过多的杂物,进而影响筒子纱的染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装置在使用时,会由于在染色的过程中,筒子纱上的杂絮、杂线会掉落至染色液中,再通过循环泵又进入储液槽内,使得储液槽内掺杂着过多的杂物,进而影响筒子纱的染色效率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罐,所述染色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染色罐的内部设置有染色机构;

3、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吸收管,所述吸收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除杂箱,所述除杂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所述除杂箱的内部安装有清理组件。

4、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右侧安装有马达,所述丝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杆。

5、优选的,所述丝杆安装在除杂箱的内部,所述马达固定连接在除杂箱的右侧,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除杂箱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除杂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块的外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吸收管的左侧与染色罐的右侧固定连通。

7、优选的,所述染色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安装有转盘,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左侧和第二循环泵的右侧均安装有吸液管,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右侧和第二循环泵的左侧安装有输液管,所述第一循环泵右侧的输液管和第二循环泵右侧的吸液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槽。

8、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在染色罐的底部,所述转盘设置在染色罐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第一循环泵左侧的吸液管与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左侧的输液管与染色罐的右侧固定连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第一循环泵带动吸液管吸取,通过吸液管与连接管连通,从而带动吸收管吸取染色罐内的染色液,染色液通过吸收管到达除杂箱内,通过设置的滤网对染色液内的杂絮、杂线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染色液通过连接管到达吸液管处,再通过第一循环泵右侧的输液管将染色液重新排入储液槽内,同时通过启动马达带动丝杆转动,再通过限位管对清理刷进行限位,从而带动清理刷左右移动,使得清理刷从底部清理滤网,避免滤网堵塞,提高染色液的循环流速,染色完毕后,通过把手拉取连接块,从而通过连接块将滤网拉出除杂箱,进而工作人员可以将滤网上的杂絮、杂线清理掉,再通过把手将滤网塞入除杂箱内,连接块与除杂箱的右侧卡接,并通过设置的密封垫进行密封,避免染色液漏出,从而完成过滤杂质的操作,达到避免染色液参杂杂絮、杂线,从而提高染色效率的效果。

12、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放置筒子纱的笼子放入染色管内的转盘上,通过转盘设置为凹形,使得装筒子纱的笼子与转盘卡接,再通过启动第二循环泵带动右侧的吸液管吸取储液槽内的染色液并通过第二循环泵左侧的输液管将染色液输入染色罐的内部,再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转盘上的筒子纱转动,从而使得筒子纱与染色液更好的进行接触染色,再通过第一循环泵带动左侧的吸液管吸取染色罐内的染色液,并通过右侧的输液管使得染色液重新进入储液槽内,使得染色液循环流动,从而完成染色的操作。



技术特征:

1.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罐(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2),所述染色罐(1)的内部设置有染色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26)包括丝杆(27),所述丝杆(27)的右侧安装有马达(28),所述丝杆(27)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清理刷(29),所述清理刷(29)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杆(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7)安装在除杂箱(22)的内部,所述马达(28)固定连接在除杂箱(22)的右侧,所述限位杆(201)固定连接在除杂箱(2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2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202),所述连接块(24)的外部安装有密封垫(203),所述吸收管(21)的左侧与染色罐(1)的右侧固定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机构(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顶部安装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顶部安装有转盘(33),所述电机(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循环泵(34)和第二循环泵(35),所述第一循环泵(34)的左侧和第二循环泵(35)的右侧均安装有吸液管(36),所述第一循环泵(34)的右侧和第二循环泵(35)的左侧安装有输液管(37),所述第一循环泵(34)右侧的输液管(37)和第二循环泵(35)右侧的吸液管(3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槽(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1)安装在染色罐(1)的底部,所述转盘(33)设置在染色罐(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34)左侧的吸液管(36)与连接管(202)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35)左侧的输液管(37)与染色罐(1)的右侧固定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染色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罐,所述染色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染色罐的内部设置有染色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吸收管,所述吸收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除杂箱,所述除杂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固定连接把手,所述除杂箱的内部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右侧安装有马达,所述丝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杆,该筒子纱高效染色装置,通过过滤机构过滤杂质,再通过染色机构进行染色,从而完成染色和过滤的操作,达到提高染色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杰,刘雪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纺织(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1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