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储能供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1、由于大型感性负载频繁启动和生产用电的不确定性,在光储配置的经济适用性上,有时无法满足工厂全部场景生产需求,为了保证生产,柴发(柴油发电机)作为可靠备用电源配置成为必然,但柴发却无法直接并网,使得用户无法在每天限用电容量的场景下同时使用柴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实现储能并网的情况下与柴发并网,通过系统检测负载需求,自动适配电网、储能、光伏、柴发功率适配。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包括光储一体机,所述光储一体机输出端接至交流电网,负载接至交流电网;所述光储一体机包括与监控单元连接的直流母线、柴油发电机、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光伏组件、储能单元、监控单元;
3、光伏组件通过光伏变换器接至第一直流母线,储能单元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接至第一直流母线;所述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的dc端接至第一直流母线,ac端经第一断路器接至交流电网;所述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的dc端接至第一直流母线,ac端经第二断路器接至柴油发电机;所述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与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的ac端还通过第三断路器连接;
4、所述监控单元还分别与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连接,用于监控与断路器控制。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与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均由多个双向dc/ac变流器组成,数量根据所需功率确定。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与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中双向dc/ac变流器数量不同或相同。
7、进一步的,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池单元、bms系统以及双向dc/dc变换器,bms系统与电池单元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用于储能单元与直流母线的连接;其中,bms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分别与监控单元连接。
8、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监控单元连接的多个计量单元,分别设置在负载侧、光储一体机输出端、柴油发电机侧。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断路器与交流电网之间设有隔离开关。
10、进一步的,所述负载与交流电网之间还设有第四断路器。
11、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变换器为单向dc/dc变换器。
12、进一步的,所述计量单元为多功能电表。
13、进一步的,所述监控单元为本地控制器、ems或微网控制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限制用电负荷的区域提供了新的光伏能源利用、应急备电、峰谷套利、压降治理、过载治理、动态增容等解决方案。实现最大限度的用电优化,以减少电能费用支出的问题。
1.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储一体机,所述光储一体机输出端接至交流电网,负载接至交流电网;所述光储一体机包括与监控单元连接的直流母线、发电机、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光伏组件、储能单元、监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与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均由多个双向dc/ac变流器组成,数量根据所需功率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与第二双向dc/ac变流模块组中双向dc/ac变流器数量不同或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池单元、bms系统以及双向dc/dc变换器,bms系统与电池单元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用于储能单元与直流母线的连接;其中,bms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分别与监控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监控单元连接的多个计量单元,分别设置在负载侧、光储一体机输出端、柴油发电机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器与交流电网之间设有隔离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与交流电网之间还设有第四断路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变换器为单向dc/dc变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单元为多功能电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光储一体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为本地控制器、ems或微网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