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动机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
背景技术:
1、在生产现场低压电动机供电回路一般采用塑壳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与马达保护器相结合的配置方案,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可实现就地、远方方式下电动机的启动及停止功能,低压电动机在运行人员操作停运后抽屉开关拉出至检修位置。
2、在使用过程中,停电工作完成后再将该抽屉开关送至工作位置时,在外部振动因素下该接点发生抖动导致接触器吸合,当操作人员合上塑壳断路器后电动机在无启动指令情况下瞬间带电运行,另一方面该常开接点如果在电动机运行时发生粘连,接触器将无法正常分开,电动机不能及时安全停运,因此,抖动会影响整体的使用,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通过防抖套与卡接套的使用,可以使连接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位,并且,单一定位,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应用简便、成本低、可靠性高,提高了控制回路可靠性、安全性,通过减震机构的使用,可以避免抽屉开关送至工作位置瞬间接触器自保持接点发生抖动时,控制回路已带电将导致接触器误吸合情况发生,消除运行人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包括:
3、安装箱;
4、牵引机构,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牵引机构均设于安装箱内;
5、防抖套,所述防抖套设于安装箱内,且防抖套与多组牵引机构连接,所述防抖套内开设有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的内壁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套;
6、减震机构,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减震机构均设置于防抖套上,且多组减震机构均与牵引机构连接,用以防抖套的减震,每组所述减震机构均包括挤压弹簧和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防抖套上,且阻尼杆的顶部与牵引机构连接,所述挤压弹簧套设于阻尼杆上,所述挤压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防抖套上,且挤压弹簧的顶部与牵引机构连接。
7、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牵引机构均包括:
8、定位部件,设于安装箱和防抖套上;
9、连接部件,设于定位部件上,所述定位部件用以连接部件的端点位置限制;以及
10、调位部件,设于连接部件上,用以连接部件使用时的调整。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槽、连接槽和对接座,所述定位槽开设于安装箱的内壁一侧,所述连接槽开设于防抖套的外表面一侧,所述对接座固定连接于安装箱内。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拉伸杆和支撑连杆,所述拉伸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对接座上,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定位槽内,且支撑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槽内。
13、进一步的,所述调位部件为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开设于支撑连杆上,所述拉伸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缓冲槽内。
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的外表面两侧中心处均开设有连通口,两个所述连通口分别与定位通道的两端连通。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通过防抖套与卡接套的使用,可以使连接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位,并且,单一定位,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应用简便、成本低、可靠性高,提高了控制回路可靠性、安全性。
17、(2)、该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通过减震机构的使用,可以避免抽屉开关送至工作位置瞬间接触器自保持接点发生抖动时,控制回路已带电将导致接触器误吸合情况发生,消除运行人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1.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牵引机构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槽(10)、连接槽(9)和对接座(2),所述定位槽(10)开设于安装箱(1)的内壁一侧,所述连接槽(9)开设于防抖套(6)的外表面一侧,所述对接座(2)固定连接于安装箱(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拉伸杆(5)和支撑连杆(11),所述拉伸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对接座(2)上,所述支撑连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定位槽(10)内,且支撑连杆(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槽(9)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部件为缓冲槽(12),所述缓冲槽(12)开设于支撑连杆(11)上,所述拉伸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缓冲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优化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外表面两侧中心处均开设有连通口(8),两个所述连通口(8)分别与定位通道(13)的两端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