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框冻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7  5


本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框冻干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膜框冻干进出料过程为:在套好膜的料框上方设置一个带底盖的漏斗,进框前,先将药液灌装至漏斗中,然后将漏斗与膜框送入冻干机内。当料框在冻干板层上就位后,通过传动结构将漏斗的底盖打开进行膜框的灌装。这种技术方案的特点是膜框先就位再灌装药液,可以避免在药液重力作用下冻干膜下垂影响膜框输送(冻干膜下垂后会与冻干板层发生摩擦),缺点是膜框升降驱动机构宽度较大,导致膜框之间的间隙较大,因此牺牲了冻干板层的利用面积,并且药液需要经过漏斗再到达膜框,漏斗的清洗灭菌、转运和二次安装等作业操作非常繁琐,同时结构也比较复杂,导致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冻干板层面积利用率高的膜框冻干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膜框冻干系统,包括膜框、进出料小车以及可以升降的冻干板层,所述膜框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布置于所述进出料小车上,所述膜框相对的两侧设有承托部,所述进出料小车上设有用来承托所述承托部的叉臂,相邻两个所述膜框接缝处的所述承托部错开布置。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叉臂包括第一叉臂以及分设于第一叉臂两侧的第二叉臂,所述膜框两侧的所述承托部非对称布置;或,所述膜框包括第一膜框和第二膜框,所述第一膜框两侧的所述承托部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膜框两侧的所述承托部也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膜框位于所述第一叉臂的承托部与所述第二膜框位于所述第一叉臂的承托部错开布置。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托部为设于膜框上的折边。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边与所述膜框一体成型。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框每一侧设有多个所述承托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出料小车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配设有进出料导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出料导轨上下两侧均设有所述导向轮。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膜框冻干系统还包括可以伸缩的灌装管。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框包括料框、覆盖于料框上的冻干膜以及用于将冻干膜夹紧的弹性膜夹。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膜夹与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料框的同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膜框冻干系统,利用冻干板层自身的升降功能实现膜框在进出料小车与冻干板层之间的转移,膜框无需设置升降驱动机构,在保证不与冻干板层发生摩擦的前提下,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并且可以减少叉臂的宽度,同时相邻两个膜框接缝处的承托部错开布置,使得相邻两个膜框接缝的宽度减少,从而提高冻干板层的面积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膜框(1)、进出料小车(2)以及可以升降的冻干板层(3),所述膜框(1)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布置于所述进出料小车(2)上,所述膜框(1)相对的两侧设有承托部(4),所述进出料小车(2)上设有用来承托所述承托部(4)的叉臂(5),相邻两个所述膜框(1)接缝处的所述承托部(4)错开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5)包括第一叉臂(51)以及分设于第一叉臂(51)两侧的第二叉臂(52),所述膜框(1)两侧的所述承托部(4)非对称布置;或,所述膜框(1)包括第一膜框(11)和第二膜框(12),所述第一膜框(11)两侧的所述承托部(4)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膜框(12)两侧的所述承托部(4)也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膜框(11)位于所述第一叉臂(51)的承托部(4)与所述第二膜框(12)位于所述第一叉臂(51)的承托部(4)错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4)为设于膜框(1)上的折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膜框(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框(1)每一侧设有多个所述承托部(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小车(2)上设有导向轮(21),所述导向轮(21)配设有进出料导轨(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导轨(22)上下两侧均设有所述导向轮(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以伸缩的灌装管(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框(1)包括料框(13)、覆盖于料框(13)上的冻干膜(14)以及用于将冻干膜(14)夹紧的弹性膜夹(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框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夹(15)与所述承托部(4)位于所述料框(13)的同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膜框冻干系统,包括膜框、进出料小车以及可以升降的冻干板层,所述膜框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布置于所述进出料小车上,所述膜框相对的两侧设有承托部,所述进出料小车上设有用来承托所述承托部的叉臂,相邻两个所述膜框接缝处的所述承托部错开布置。本技术利用冻干板层自身的升降功能实现膜框在进出料小车与冻干板层之间的转移,膜框无需设置升降驱动机构,在保证不与冻干板层发生摩擦的前提下,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并且可以减少叉臂的宽度,同时相邻两个膜框接缝处的承托部错开布置,使得相邻两个膜框接缝的宽度减少,从而提高冻干板层的面积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平,唐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2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