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钩安装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8  8


本技术涉及拖车钩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拖车钩安装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1、人们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车辆有时会出现因故障或受损而无法启动的情况。此刻,拖车钩会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其它车辆牵引拖拽无法启动的车辆,将其转移到检修场所。

2、现有的拖车钩结构,一般包括安装套筒,安装套筒和拖车钩螺纹连接,而拖车钩和拖车连接,从而在车辆需要故障和受损时,拖动车辆移动,一般的安装套筒均是直接焊接在防撞梁上,当拖车钩受到拖车的牵引力时,容易造成防撞梁因受力集中而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车钩安装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撞梁因受力集中而变形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车钩安装结构,包括:

3、吸能盒,一侧连接有防撞梁;

4、拖钩支架,设置在所述吸能盒上;

5、拖钩套筒,和拖钩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拖钩套筒一端往防撞梁方向延伸直至穿过所述防撞梁并且和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

6、可选地,所述拖钩支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沿拖钩套筒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拖钩套筒位于所述通道内并且和连接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和吸能盒外壁抵触并固定连接。

7、可选地,所述吸能盒外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放置槽内并且和所述放置槽槽壁抵触并固定连接。

8、可选地,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吸能盒一侧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吸能盒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

9、可选地,所述定位杆外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层,当所述定位杆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时,所述弹性层和所述定位孔的孔壁抵紧。

10、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沿拖钩套筒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板两侧均成型第二板,两个所述第二板均往所述吸能盒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围成的空间即为所述通道;

11、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板一侧上。

12、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外壁上开设有和所述通道连通的焊孔,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焊孔和所述拖钩套筒焊接。

13、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防撞梁一端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拖钩套筒伸入到所述连接部的通道内直至所述拖钩套筒一端和限位块抵触。

14、可选地,所述防撞梁上开设有过孔,所述拖钩套筒朝向所述防撞梁一端伸入到所述过孔内并且和过孔内壁焊接。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车钩安装结构,通过拖钩支架将拖钩套筒固定在吸能盒上,从而使拖钩套筒不仅仅和防撞梁固定连接,还和吸能盒固定连接,当通过拖钩套筒上的拖钩来和拖车连接,以拖动汽车移动时,此时拖钩套筒承受的牵引力不仅仅作用在防撞梁上,还会作用在吸能盒上,从而分散受力,使防撞梁上的受力减少,避免防撞梁受力过大导致影响防撞梁的性能甚至导致防撞梁变形或断裂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支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沿拖钩套筒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拖钩套筒位于所述通道内并且和连接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和吸能盒外壁抵触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外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放置槽内并且和所述放置槽槽壁抵触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吸能盒一侧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吸能盒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外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层,当所述定位杆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时,所述弹性层和所述定位孔的孔壁抵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沿拖钩套筒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板两侧均成型第二板,两个所述第二板均往所述吸能盒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围成的空间即为所述通道;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外壁上开设有和所述通道连通的焊孔,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焊孔和所述拖钩套筒焊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防撞梁一端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拖钩套筒伸入到所述连接部的通道内直至所述拖钩套筒一端和限位块抵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上开设有过孔,所述拖钩套筒朝向所述防撞梁一端伸入到所述过孔内并且和过孔内壁焊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拖车钩安装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车钩安装结构及汽车,其包括吸能盒,一侧连接有防撞梁;拖钩支架,设置在所述吸能盒上;拖钩套筒和拖钩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拖钩套筒一端往防撞梁方向延伸直至穿过所述防撞梁并且和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分散受力,使防撞梁上的受力减少,避免防撞梁受力过大导致影响防撞梁的性能甚至导致防撞梁变形或断裂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朱小荣,李灿,刘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2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