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浴霸,特别是涉及一种进风结构及浴霸。
背景技术:
1、为提高进风效率,浴霸的风机通常与面板进风口正对,以减少进风过程中的风量损失,但是,如此设计也会造成风机位置裸露,即使用者存在通过面板进风口误触风机的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浴霸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2、目前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请参考图1所示,通过会在进风口位置设设置一块板状结构遮挡进风口正面,让气流绕着板状结构从其两侧进入风机;
3、但是,板状遮挡结构会造成系统风量损失,影响浴霸的进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浴霸的板状遮挡结构会造成系统风量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风量损失相对较小且能够防止使用者误触风机的进风结构及浴霸。
2、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进风结构,包括相对固定的面板、防护网以及风机,所述面板开设有与所述风机的风轮对应的第一进风口;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风机靠近所述面板一侧,且所述防护网沿进风方向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风轮的正对区域。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的网孔总面积占所述防护网的总面积的比例大于等于60%。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内最大的网孔与最小的网孔的面积之比小于等于1.25。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与所述面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3mm。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内壁转动连接有摆页,所述摆页与所述防护网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3mm。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防护段,所述防护段为平面或曲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包括三个所述防护段,相邻两个所述防护段相互垂直,以使得所述防护网呈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u型。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的网孔形状为基础图形或由多个基础图形组合形成的复合图形,所述基础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以及椭圆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集风板,所述集风板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风机之间,且开设有分别与所述风机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的第二进风口。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与所述集风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3mm。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集风板之间。
1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浴霸,包括上述的进风结构。
14、上述进风结构,通过在面板或集风板上设置防护网,以通过防护网阻挡使用者通过第一进风口以及第二进风口伸入箱体内触碰风机,确保安全性,同时由于防护网开设有网孔,进风气流能够通过网孔沿进风方向笔直的被吸入风机内,从而减少因进风路径弯折所导致的风量损失,有效提高进风结构的进风效率。
1.一种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固定的面板(30)、防护网(40)以及风机(11),所述面板(30)开设有与所述风机(11)的风轮对应的第一进风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的网孔总面积占所述防护网(40)的总面积的比例大于等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内最大的网孔与最小的网孔的面积之比小于等于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与所述面板(3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31)内壁转动连接有摆页(32),所述摆页(32)与所述防护网(40)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防护段(41),所述防护段(41)为平面或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包括三个所述防护段(41),相邻两个所述防护段(41)相互垂直,以使得所述防护网(40)呈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31)的u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的网孔形状为基础图形或由多个基础图形组合形成的复合图形,所述基础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以及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集风板(20),所述集风板(20)位于所述面板(30)与所述风机(11)之间,且开设有分别与所述风机(11)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31)对应的第二进风口(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与所述集风板(2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3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位于所述面板(30)与所述集风板(20)之间。
12.一种浴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