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0  8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1、在以介入方式治疗血管狭窄时,球囊扩张导管是一种常用器械。一个好的球囊扩张导管要求拥有良好的通过狭窄病变的能力以及扩张完成后良好的回收性能。同时,球囊在扩张过程中需要维持一个完整的圆柱形态,不因血管内斑块的挤压产生“哑铃”效应,导致病变位置不能被有效扩张。

2、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球囊扩张导管在扩张时,无法做到始终保持圆柱状态,或者保持圆柱结构的形态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包括束缚结构、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分为球囊和管体两部分;所述束缚结构整体套射在所述球囊的外周,且所述束缚结构至少一端固定至所述管体上,所述束缚结构呈预设形状,具体为圆柱状结构,且所述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形状与所述束缚结构的预设形状相匹配。

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缚结构的近端侧具有朝外的第一锥面结构,所述第一锥面结构的外径从所述管体的近段至远端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侧具有朝外的第二锥面结构,所述第二锥面结构的外径从所述管体的近段至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缚结构为编织结构制成。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与所述管体焊接固定,或者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与所述管体粘接固定,或者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铆压固定至所述管体上;所述束缚结构的近端与所述管体活动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显影环;所述束缚结构的近端与所述显影环固定连接,所述束缚结构的近端通过所述显影环与所述管体滑动连接。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缚结构的第一锥面结构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为等径结构,与所述管体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束缚结构的第二锥面结构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为等径结构,与所述管体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安装段的轴向长度略长于所述第二安装段的轴向长度。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段的径向长度。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缚结构两端的锥面结构与所述管体的轴心所呈角度小于30°。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缚结构的预设形状略大于所述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形状。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缚结构为记忆金属材质。

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管体设置球囊的位置安装呈预设形状的束缚结构,且束缚结构位于球囊外侧,在球囊扩张后,该束缚结构可以对球囊外部形态进行有效的束缚,保证球囊按照束缚结构的预设形态扩张,形成较为完整的圆柱形态,不产生哑铃效应,从而实现对斑块位置的充分扩张。不仅如此,束缚结构的至少一端固定在管体上,实现束缚结构与管体固定的同时,未固定的一端在输送时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在管体上滑动,进一步降低输送阻力。

12、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缚结构、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分为球囊和管体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结构的近端侧具有朝外的第一锥面结构,所述第一锥面结构的外径从所述管体的近段至远端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侧具有朝外的第二锥面结构,所述第二锥面结构的外径从所述管体的近段至远端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结构为编织结构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与所述管体焊接固定,或者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与所述管体粘接固定,或者所述束缚结构的远端铆压固定至所述管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影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结构的第一锥面结构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为等径结构,与所述管体的外径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结构的预设形状大于所述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形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带束缚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束缚结构、球囊扩张导管(快速交换型或者OTW型)。球囊扩张导管分为球囊和管体两部分。束缚结构整体套射在球囊的外周,束缚结构至少一端固定至球囊扩张导管管体上,所述束缚结构呈预设形状,具体为圆柱状结构,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形状与束缚结构的预设形状相匹配。在球囊扩张后,该束缚结构可以对球囊外部形态进行有效的束缚,保证球囊按照束缚结构的预设形态扩张,形成较为完整的圆柱形态,不产生哑铃效应,从而实现对斑块位置的充分扩张。

技术研发人员:田强元,李纪森,任彬彬,刘辰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励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3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