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0  9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散热,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1、数据中心是典型的高密度电子设备集成区,具有发热密度高(300-2000w/m2)、对热环境要求严格、空调耗能高(全年供冷,占数据中心运行能耗的40%)等特点,通常包括服务器、通讯、存储、空调等设备。数据中心电能的消耗主要集中在服务器等信息设备,约占数据中心能耗的50%,这些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的方式耗散到周围环境中,否则大量热量的积聚会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效率,严重危害服务器的稳定运行。为确保数据中心设备的稳定运行,机房温度需保持在18-30℃。

2、现有数据中心降温,往往耗费大量的电能,且需要连续的工作,太阳能为绿色能源,但往往无法持续性转换为电能,影响到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中心无法有效利用太阳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包括:

3、第一三通阀;

4、第二三通阀;

5、太阳能制冷组件,包括管路连通的太阳能制冷机组和蓄冷水罐,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适于与空调机组的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适于与空调机组的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冷却的水一部分供给给空调机组、一部分存储于蓄冷水罐内,所述蓄冷水罐以在太阳能制冷机组不工作时为空调机组提供冷水循环。

6、可选地,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与蓄冷水罐间设有蓄冷水泵。

7、可选地,还包括冷却水组件和吸附式制冷组件,所述冷却水组件包括冷却塔,所述吸附式制冷组件包括冷凝器、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所述冷却塔分别与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和冷凝器管路联通。

8、可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床与冷凝器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与冷凝器间的管路设有第一二通阀;所述第二吸附床与冷凝器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床与冷凝器间的管路设有第二二通阀。

9、可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床与第二吸附床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与第二吸附床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二通阀。

10、可选地,所述吸附式制冷组件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分别与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和太阳能制冷机组管路连通,所述蒸发器与第一吸附床的管路上设有第四二通阀,所述蒸发器与第二吸附床的管路上设有第五二通阀,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的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蒸发器管路连通,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的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与蒸发器管路连通。

11、可选地,所述冷凝器适于与热吸水换热板的第三出水管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适于与热吸水换热板的第三进水管管路连通,所述热吸水换热板适于与设备机背部贴合。

12、可选地,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三三通阀分别与第一吸附床、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通过第四三通阀分别与第二吸附床、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床通过第五三通阀分别与冷却塔、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床通过第六三通阀分别与冷却塔、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

14、一种数据中心,包括上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还包括设备机。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太阳能制冷组件,包括管路连通的太阳能制冷机组和蓄冷水罐,太阳能制冷机组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适于与空调机组的第二进水管连通,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适于与空调机组的第二出水管连通,太阳能制冷机组冷却的水一部分供给给空调机组、一部分存储于蓄冷水罐内,蓄冷水罐以在太阳能制冷机组不工作时为空调机组提供冷水循环。太阳能制冷机组将太阳能转化为制冷动力,为数据中心的空调机组提供冷水循环。当太阳能制冷机组无法公祖时,由蓄冷水罐提供冷水,实现了太阳能绿色能源的连续利用,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耗。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太阳能制冷机组与蓄冷水罐间设有蓄冷水泵,通过蓄冷水泵实现蓄冷水罐和太阳能制冷机组的热量交互。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还包括冷却水组件和吸附式制冷组件,冷却水组件包括冷却塔,吸附式制冷组件包括冷凝器、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冷却塔分别与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和冷凝器管路联通。当太阳能制冷机组无法实现工作时,由冷却水组件和吸附式制冷组件进行制冷。

1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第一吸附床与冷凝器管路连通,第一吸附床与冷凝器间的管路设有第一二通阀;第二吸附床与冷凝器管路连通,第二吸附床与冷凝器间的管路设有第二二通阀,通过二通阀的设置,实现第一吸附床与冷凝器、第二吸附床与冷凝器的连通。

2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第一吸附床与第二吸附床管路连通,第一吸附床与第二吸附床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二通阀,通过第三二通阀的设置,实现第一吸附床与第二吸附床间的连通。

2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吸附式制冷组件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分别与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和太阳能制冷机组管路连通,蒸发器与第一吸附床的管路上设有第四二通阀,蒸发器与第二吸附床的管路上设有第五二通阀,太阳能制冷机组的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蒸发器管路连通,太阳能制冷机组的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与蒸发器管路连通。通过二通阀的设置,实现蒸发器与第一吸附床、蒸发器与第二吸附床的管路连通。通过三通阀的设置,实现三向的管路连通。

2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冷凝器适于与热吸水换热板的第三出水管管路连通,冷却塔适于与热吸水换热板的第三进水管管路连通,热吸水换热板适于设备机背部贴合,实现与热吸水换热板的热量互换。

2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冷凝器通过第三三通阀分别与第一吸附床、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冷凝器通过第四三通阀分别与第二吸附床、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以实现管路连通。

2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制冷系统,第一吸附床通过第五三通阀分别与冷却塔、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第二吸附床通过第六三通阀分别与冷却塔、热吸水换热板管路连通,以实现管路的连通。

25、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中心,包括上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还包括设备机,以为设备机提供制冷。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适用于数据中心制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103)与蓄冷水罐(101)间设有蓄冷水泵(102)。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组件(2)和吸附式制冷组件(3),所述冷却水组件(2)包括冷却塔(201),所述吸附式制冷组件(3)包括冷凝器(301)、第一吸附床(302)和第二吸附床(303),所述冷却塔(201)分别与第一吸附床(302)、第二吸附床(303)和冷凝器(301)管路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床(302)与冷凝器(301)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302)与冷凝器(301)间的管路设有第一二通阀(11);所述第二吸附床(303)与冷凝器(301)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床(303)与冷凝器(301)间的管路设有第二二通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床(302)与第二吸附床(303)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302)与第二吸附床(303)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二通阀(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式制冷组件(3)还包括蒸发器(304),所述蒸发器(304)分别与第一吸附床(302)、第二吸附床(303)和太阳能制冷机组(103)管路连通,所述蒸发器(304)与第一吸附床(302)的管路上设有第四二通阀(14),所述蒸发器(304)与第二吸附床(303)的管路上设有第五二通阀(15),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103)的第一进水管(105)通过第一三通阀(5)与蒸发器(304)管路连通,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103)的第一出水管(104)通过第二三通阀(6)与蒸发器(304)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01)适于与热吸水换热板(401)的第三出水管(17)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302)和第二吸附床(303)适于与热吸水换热板(401)的第三进水管(18)管路连通,所述热吸水换热板(401)适于与设备机(4)背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01)通过第三三通阀(7)分别与第一吸附床(302)、热吸水换热板(401)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301)通过第四三通阀(8)分别与第二吸附床(303)、热吸水换热板(401)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床(302)通过第五三通阀(9)分别与冷却塔(201)、热吸水换热板(401)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床(303)通过第六三通阀(10)分别与冷却塔(201)、热吸水换热板(401)管路连通。

10.一种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制冷系统,还包括设备机(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太阳能制冷组件,包括管路连通的太阳能制冷机组和蓄冷水罐,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适于与空调机组的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适于与空调机组的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太阳能制冷机组冷却的水一部分供给给空调机组、一部分存储于蓄冷水罐内,所述蓄冷水罐以在太阳能制冷机组不工作时为空调机组提供冷水循环。本技术要解决数据中心无法有效利用太阳能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辉,刘育策,王梦,金和平,罗惠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3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