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1  10


本技术属于水下脱困训练仿真设备,具体为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


背景技术:

1、水下脱困训练设备主要功能是通过模拟直升机入水速度和飞机姿态,训练直升机乘务人员在水上遇险后应急撤离及水下逃生的的动作要领、逃生路线、程序方法及各种救生设备的使用,提高水面应急离机和水下逃生技能。水下脱困设备包括基础训练器和水下逃生训练舱;水下逃生模拟器主要用于模拟直升机入水后的逃生训练,水下逃生模拟器帮助乘务员掌握逃生知识、方法、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保障其在遭遇直升机坠水特情时能够顺利逃生,现有的模拟设备,调节不方便,导致模拟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包括支撑圆柱、回旋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旋环上设有模拟舱,所述的支撑圆柱上端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板,两组所述的辅助板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横梁,所述的旋转横梁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的旋转横梁底部设有轨道,所述的轨道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的电动葫芦底部设有吊钩,所述的夹板上设有与吊钩配合的吊环,所述的夹板上间隔转动连接有两组主动轮,所述的夹板上间隔设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两组从动轮,所述的回旋环开设有环形槽,两组所述的从动轮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环形槽对应的转动轮,所述的主动轮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

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辅助板上设的第一电动机,所述的第一电动机转动轴与旋转横梁转动轴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夹板上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的第二电动机转动轴与主动轮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电动机为防水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与控制器间电性连接。

4、优选的,所述的夹板上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杆,两组所述的固定杆上套设有与回旋环配合的滚轴。

5、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圆柱底面设有底座,所述的支撑圆柱与底座之间沿周向设有数组肋板。

6、优选的,所述的回旋环的材质为304不锈钢制成。

7、优选的,所述的吊钩采用锰钢吊钩。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电动机可以改变旋转横梁旋转,可以将模拟舱的位置发生改变,在电动葫芦的作用下,带动模拟舱可以沿着轨道进行动作,将模拟舱放置到水中,同时启动第二电动机,可以使得模拟舱角度发生改变,真实的模拟了模拟舱坠落时的情景,模拟效果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真实的模拟效果,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保障其在遭遇直升机坠水特情时能够顺利逃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包括支撑圆柱(1)、回旋环(2)、夹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旋环(2)上设有模拟舱(4),所述的支撑圆柱(1)上端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板(5),两组所述的辅助板(5)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横梁(6),所述的旋转横梁(6)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的旋转横梁(6)底部设有轨道(7),所述的轨道(7)上设有电动葫芦(8),所述的电动葫芦(8)底部设有吊钩(9),所述的夹板(3)上设有与吊钩(9)配合的吊环(10),所述的夹板(3)上间隔转动连接有两组主动轮(11),所述的夹板(3)上间隔设有与主动轮(11)啮合的两组从动轮(12),所述的回旋环(2)开设有环形槽(13),两组所述的从动轮(12)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环形槽(13)对应的转动轮(14),所述的主动轮(11)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辅助板(5)上设的第一电动机,所述的第一电动机转动轴与旋转横梁(6)转动轴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夹板(3)上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的第二电动机转动轴与主动轮(11)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电动机为防水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与控制器间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3)上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杆(15),两组所述的固定杆(15)上套设有与回旋环(2)配合的滚轴(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圆柱(1)底面设有底座(17),所述的支撑圆柱(1)与底座(17)之间沿周向设有数组肋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旋环(2)的材质为304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9)采用锰钢吊钩(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水下脱困训练仿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脱困训练模拟设备,回旋环上设有模拟舱,支撑圆柱上端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板,两组辅助板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横梁,旋转横梁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横梁底部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底部设有吊钩,夹板上设有与吊钩配合的吊环,夹板上间隔转动连接有两组主动轮,夹板上间隔设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两组从动轮,回旋环开设有环形槽,两组从动轮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环形槽对应的转动轮,主动轮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有益效果:本技术具备真实的模拟效果,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保障其在遭遇直升机坠水特情时能够顺利逃生。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峰,李满花,车小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航投飞宇航空仿真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4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