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立柱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撑系统,属于光伏组件安装。
背景技术:
1、我国开始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光伏产业获得了新一轮快速发展,进而使得光伏支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2、光伏支架,是指用于安装、支撑光伏组件的专用支架,包括立柱、斜梁、斜撑、檩条等组成部分。光伏支架一般随坡就势布置,先设置若干个由立柱、斜梁和斜撑组成的框架,然后在框架上部架设檩条,再将光伏组件一块块依次固定安装在檩条上,使光伏组件达到预设的高度和角度,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资源,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3、目前,现有的光伏支架通常为固定支架,支架的各组成部分均不可调节,较多用于平地安装。然而,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光伏项目用地逐渐由便于施工的平地向地形复杂的山地转变。而在地形复杂的区域施工时,由于固定支架无法根据地形起伏进行调节,为满足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和角度要求,往往需要安装人员对固定支架进行现场改装,或者对安装场地进行大范围平整,导致安装难度高、安装效率低、安装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立柱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撑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支架无法根据地形起伏进行调节,存在安装难度高、安装效率低、安装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立柱光伏支架,包括:
3、斜梁;
4、两根可伸缩立柱,均竖直设于地面上;两根所述可伸缩立柱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根所述斜梁的两端,以支撑所述斜梁;
5、两根可伸缩斜撑,其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斜梁上,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立柱的底部。
6、可选地,所述可伸缩斜撑包括:
7、第一杆部,其一端与所述斜梁转动连接;
8、第二杆部,其一端与所述可伸缩立柱的底部转动连接;
9、连接套筒,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斜梁的一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可伸缩立柱的一端螺纹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双立柱光伏支架还包括:
11、连接件,其一端与所述可伸缩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部转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环形抱箍,所述环形抱箍一端开口,且其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环形抱箍固定套设在所述可伸缩立柱的底部,其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可伸缩立柱包括:
14、杆体,其顶端与所述斜梁转动连接;
15、调节套筒,其顶端与所述杆体的底端连接,其底端竖直设于地面上,用于调节所述杆体的底端高度。
16、可选地,所述杆体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调节套筒包括:
17、筒体,其顶端设有外螺纹和贯通筒壁的滑动槽,其底端竖直设于地面上;
18、螺栓,穿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深入所述固定孔;
19、螺纹套筒,套设于所述筒体的外螺纹上,且在所述螺栓的下方与所述螺栓抵接,用于对所述螺栓进行限位。
20、可选地,所述双立柱光伏支架还包括:
21、桩基础,插设在地面上,所述可伸缩立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桩基础上。
22、可选地,所述桩基础包括:
23、混凝土基桩,其内设有锚筋;
24、预埋钢管,设于所述混凝土基桩内,其底端与所述锚筋连接,其顶端与所述可伸缩立柱的底端固定。
25、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撑系统,包括:
26、多组支架,该支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
27、多根檩条,架设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支撑光伏组件。
28、本实用新型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2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梁与两根可伸缩立柱之间设置两根可伸缩斜撑,可伸缩斜撑能随着可伸缩立柱的高度变化调整自身长度,为斜梁和可伸缩立柱提供稳定支撑,这样加强了双立柱光伏支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可根据地形起伏进行适应性调节,使光伏组件达到预设的安装高度和角度,安装过程操作简单,无需对场地进行平整,提高了安装效率,保证了安装效果。
1.一种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斜撑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环形抱箍,所述环形抱箍一端开口,且其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环形抱箍固定套设在所述可伸缩立柱的底部,其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立柱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上设有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包括:
9.一种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撑系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