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4  12


本技术涉及施工平台,具体为一种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是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一种临时性的建筑工具,其主要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它的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在建筑室内装饰施工时,通常会使用到脚手架让施工人员对墙壁等较高位置进行施工,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通常是使用组合式脚手架,即四个支腿之间通过两组拉杆连接在一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支腿之间只有两组拉杆,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时,脚手架容易造成晃动不稳的问题,并且当需要将地面的施工材料通过绳索提至脚手架上时,通常是施工人员将身体前倾出脚手架范围,并将施工材料提至操作平台,在提较重物品时,容易造成施工人员摔落的危险,稳定性和上料效果不佳。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63053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脚手架,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从地面提升装饰材料时,操作人员站在侧边板的顶端,通过横支杆内凹的空间将货物提起,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提货时,身体需要伸出脚手架范围造成摔落的危险,提高了该装置的上料提物效果;

3、虽然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在提较重物品时,容易造成施工人员摔落危险的问题,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当一部分的待作业位置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剩余相邻的位置进行施工,此时就需要对施工平台进行移动,来使工作人员对剩余的部分进行施工,而上述的方案中施工平台不便于进行移动,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由于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平台上作业,所以移动后的施工平台还要保证稳定,这样使用起来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包括两组竖向部件,两组所述竖向部件之间搭接有供施工人员施工的作业平台,所述竖向部件的底端均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万向轮,所述竖向部件的底端设置有方管,所述方管的两端设置有可对作业平台进行支撑且可伸缩的支撑组件。

4、有益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向部件的底端设置万向轮,当一处位置施工完成需要对剩余的其他部分进行施工时,通过推动竖向部件就能够在万向轮的作用下快速地将作业平台移动至剩余待施工的位置,移动起来更加方便,并且通过设有可伸缩的支撑组件,当作业平台移动至剩余的待施工位置后,通过调整支撑组件,能够对作业平台进行较好的支撑效果,避免当工作人员在作业平台上施工时出现晃动。

6、优选的,每组所述竖向部件由两个竖杆、一个连接柱和一个方管组成,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杆的顶部之间,所述方管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部之间,所述连接柱和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爬梯。

7、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相对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搭接短柱,所述搭接短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作业平台通过搭接部搭接在连接柱上,通过设有挡块能够防止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出现脱落的情况。

8、优选的,两个所述竖向部件上的搭接短柱之间分别交叉设置有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均通过搭接部与对应的搭接短柱搭接,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呈x形状,通过将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设置为x型,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平台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万向轮伸出长度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通过设有万向轮,便于短距离地对施工平台进行移动。

10、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柱,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在方管的内部,所述滑动柱位于方管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通过设有滑动柱,便于调整支撑座的支撑面积,提高施工平台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搭接部与其相对应的连接柱或搭接短柱的大小相适配,能够使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安装后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晃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竖向部件,两组所述竖向部件之间搭接有供施工人员施工的作业平台,所述竖向部件的底端均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万向轮,所述竖向部件的底端设置有方管,所述方管的两端设置有可对作业平台进行支撑且可伸缩的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竖向部件由两个竖杆、一个连接柱和一个方管组成,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杆的顶部之间,所述方管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部之间,所述连接柱和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爬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相对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搭接短柱,所述搭接短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作业平台通过搭接部搭接在连接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向部件上的搭接短柱之间分别交叉设置有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均通过搭接部与对应的搭接短柱搭接,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呈x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万向轮伸出长度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柱,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在方管的内部,所述滑动柱位于方管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与其相对应的连接柱或搭接短柱的大小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施工平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包括两组竖向部件,两组所述竖向部件之间搭接有供施工人员施工的作业平台,所述竖向部件的底端均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万向轮,所述方管的两端设置有可对作业平台进行支撑且可伸缩的支撑组件。该大跨度钢架结构施工平台,通过在竖向部件的底端设置万向轮,当一处位置施工完成需要对剩余的其他部分进行施工时,通过推动竖向部件就能够在万向轮的作用下快速地将作业平台移动至剩余待施工的位置,移动起来更加方便,并且通过设有可伸缩的支撑组件,当作业平台移动至剩余的待施工位置后,通过调整支撑组件,能够对作业平台进行较好的支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顺,聂欣珂,马新茂,江泉,王宇东,王保平,谢薇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黄金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