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的涡环产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气流击穿式,通过高速细长的气流柱对前方低速传播的流体中央进行扰动,但是该涡环产生方式对气流柱的要求较高,高速的气流柱容易在传播较近距离后四散扩张,进而失去扰动效果;另一种方式为薄膜扰动式,即在弹性膜的后端添加电磁铁或者其他伸缩杆,通过电磁铁或者伸缩杆顶着弹性膜向前运动,进而给予流道腔体中央一个速度扰动,但是该涡环产生方式需要在正向扰动时,电磁铁或者伸缩杆向前运动的速度较快,而在反向回撤时需要放缓速度,以降低气压变化对流道腔体内气流的影响,这导致了薄膜扰动式涡环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涡环产生的频率较低,降低送风量。此外,由于薄膜扰动式涡环装置的弹性膜是不透气的,因此,目前所有的薄膜扰动式涡环装置的进气口均是设置在弹性膜的前端,这样就使得气流在进入装置内后,需要转过一定角度,才能从喷口处流出,而动态气流在流道内转弯后,很容易产生局部区域速度的差异,使得气流一部分速度快,一部分速度慢,导致涡环产生的稳定性降低。
2、综上所述,现有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存在扰动效果易失效、设备内涡环送风量较低以及涡环产生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该涡环送风装置能够提高送风管道内气流速度的均匀性并且在扰动组件回撤时允许气流通过,解决了现有扰动式涡环产生方式存在的扰动效果易失效、涡环送风量较低以及涡环产生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包括:
4、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5、扰动组件,所述扰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内,所述扰动组件具有多个送风孔;
6、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包括阀件和第一驱动件,多个所述阀件与所述送风孔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送风孔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送风管道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多个所述阀件均磁性连接,带动所有的所述阀件同步开启或闭合,以使得所有的所述送风孔同步开启或关闭。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动组件包括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第四扰动环、扰动杆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扰动环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内且其圆周与所述送风管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由外向内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扰动环内,且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彼此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扰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扰动环的中心孔中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扰动杆的另一端磁性连接,带动所述扰动杆运动以使得所述第四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二扰动环依次向所述出气口方向推进或退回。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送风孔。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的内壁分别对称形成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第四扰动环和扰动杆的外壁分别对称形成有两个滑块,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第四扰动环和扰动杆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滑块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动杆包括推杆、连接杆和永磁体,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扰动环的中心孔中,且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第四扰动环的一端外壁对称形成有两个所述滑块,所述推杆通过两个所述滑块与所述第四扰动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推杆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内壁,且所述永磁体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磁性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一扰动电磁铁和第二扰动电磁铁,所述第一扰动电磁铁和第二扰动电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两侧,所述送风管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扰动电磁铁和第二扰动电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阀件一一对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送风孔中,所述阀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送风孔中。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开合电磁铁和第二开合电磁铁,所述送风管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一开合电磁铁和第二开合电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中。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风机和支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进气口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渐缩喷嘴,所述渐缩喷嘴固定安装于所述出气口处,所述渐缩喷嘴的中心与所述风机的中心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能够提高涡环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送风管道,其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同一条轴线上,如此,扰动式涡环在产生过程中气流不需要进行转向,就不会产生局部区域速度的差异,有利于提高送风管道内气流速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涡环产生的稳定性;
18、2、能够尽可能保持气流的连续性及提高涡环的送风量:本发明的扰动组件上具有多个送风孔,且送风孔中设置有阀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所有阀件共同打开或闭合使得所有的送风孔能够打开或关闭,如此,扰动组件在工作的时候闭合时间很短,再加上扰动的速度大于气流的速度,因此在产生扰动的时候,扰动组件到进风口之间的送风管道也不会发生气流堵塞,能够保持气流的连续性;当需要产生扰动式涡环时,第一驱动件带动所有阀件闭合使得所有的送风孔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扰动组件对送风管道中的气流进行扰动产生涡环,而在扰动组件回撤时,第一驱动件带动所有阀件打开使得所有的送风孔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扰动组件允许有气流通过,进而降低了高速回撤的扰动组件对送风管道内气压的影响,使得扰动组件依然可以保持高速撤回,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扰动频率,从而提高了涡环的送风量。
1.一种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组件包括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第四扰动环、扰动杆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扰动环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内且其圆周与所述送风管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由外向内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扰动环内,且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彼此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扰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扰动环的中心孔中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扰动杆的另一端磁性连接,带动所述扰动杆运动以使得所述第四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二扰动环依次向所述出气口方向推进或退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送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和第四扰动环的内壁分别对称形成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第四扰动环和扰动杆的外壁分别对称形成有两个滑块,所述第一扰动环、第二扰动环、第三扰动环、第四扰动环和扰动杆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滑块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杆包括推杆、连接杆和永磁体,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扰动环的中心孔中,且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第四扰动环的一端外壁对称形成有两个所述滑块,所述推杆通过两个所述滑块与所述第四扰动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推杆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内壁,且所述永磁体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磁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一扰动电磁铁和第二扰动电磁铁,所述第一扰动电磁铁和第二扰动电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两侧,所述送风管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扰动电磁铁和第二扰动电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阀件一一对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送风孔中,所述阀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送风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开合电磁铁和第二开合电磁铁,所述送风管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一开合电磁铁和第二开合电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风机和支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进气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扰动式涡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渐缩喷嘴,所述渐缩喷嘴固定安装于所述出气口处,所述渐缩喷嘴的中心与所述风机的中心位于同一条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