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6  7


本技术属于取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红外取暖器。


背景技术:

1、取暖设备即为产生热力的设备,其主要由外壳和发热机构组成,其中外壳用于对发热机构进行搭载和包裹,避免其直接裸露在周围环境中,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他人误触。

2、公开号为cn215446617u的一篇中国专利申请(或专利)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取暖器,该远红外取暖器包括壳体组件、电源组件及发热组件,电源组件设于壳体组件,以用于接入市电;发热组件包括取暖板,取暖板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取暖板的第一侧面贴靠安装于壳体组件上并涂设有石墨烯电热涂层,取暖板的第二侧面朝外设置,石墨烯电热涂层与电源组件电连接,以用于辐射热量至周围空气中。改进了取暖器的结构,提高了取暖器的取暖效果,该取暖器具有一定的保湿性能,无耗氧,安全稳定。

3、上述的远红外取暖器,其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以用于检测湿度信号;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湿度信号控制石墨烯电热涂层进行加热工作,使得该远红外取暖器可对环境湿度进行精确的控制,由此可知,该控制湿度的方式是采用改变加热温度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其在加热周围空气时直接会造成空气中水分流失,即使再次调整加热温度,空气中的水分已然流失且不可逆,进而并不能调整湿度的问题;以及,其壳体上还安装有防护件,防护件由导热绝缘材料制成,防护件可为板状结构或方形护垫,并贴靠安装于取暖板的取暖侧,但是因为防护件是导热绝缘材料,因此其可绝缘但是仍然导热,进而当使用者靠近时,仍然会存在一定的烫伤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远红外取暖器,用以解决上述中所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取暖器,通过利用防护组件可在所需时遮挡机体,避免他人触摸,也可在需要高效加热取暖时,打开裸露而出机体,通过利用加湿组件可在机体进行加热工作时,又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解决了现有的远红外取暖器所出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包括机体;机体的两端卡接有固定壳,且固定壳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发热件,且发热件上设置有硅晶发热膜,发热件的外侧卡接设置有透热网,固定壳的顶部通过弹性杆与机体的外壁抵接,且固定壳的底侧壁通过底柱与支撑组件中的地脚转动连接;

4、机体上的透热网的外侧、固定壳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了滑轨,以及与其滑动连接的折叠板;

5、固定壳的外壁上还镶嵌有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且固定壳的顶部架设有加湿组件,加湿组件包括了安装件和加湿件,加湿件中的盒体的底部穿插在安装件的连接杆上,且加湿件中的水箱卡接在盒体内。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体上安装有用于接市电的电源线,且机体上还安装有控制其开关和温度调节的调节旋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体的内部的上下两侧壁中镶嵌有安装轴,且机体通过安装轴与发热件连接,发热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发热件之间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壳朝向机体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壳通过固定槽与机体卡接,固定壳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弹性杆,且固定壳通过弹性杆与机体的顶部抵接。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壳的底部粘接有底柱,且底柱与地脚上的旋转槽转动连接,地脚上的用于底柱安装的旋转槽的槽口上安设置有卡板。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护组件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防护组件与透热网相对设置,一个防护组件中的两个滑轨之间关于透热网上下对称设置。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轨中开设有滑槽,且滑轨通过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滑块与折叠板的两端的板材外壁连接,且折叠板之间通过轴杆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安装件中的套板盖设在固定壳的顶部外壁上,且两个套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加湿件上的盒体的上侧壁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壁通过弹簧与抵接板连接,且抵接板又与水箱的底部侧壁接触。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组件,通过牵引拉扯的方式可将防护组件中的折叠板进行延展拉伸或者挤压折叠的效果,当其挤压折叠时,即可打开机体将将其裸露而出,而当其延展拉伸时,即可对机体进行阻挡,避免他人直接触摸到其内的机体。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湿组件,通过架设在机体顶部的加湿组件可在机体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的同时又对加湿组件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而水箱内的水在受热时,会产生蒸发现象,即利用该种蒸发现象即可达到加湿机体所在环境的效果。

16、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两端卡接有固定壳(2),且固定壳(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3),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发热件(104),且发热件(104)上设置有硅晶发热膜(104a),所述发热件(104)的外侧卡接设置有透热网(105),所述固定壳(2)的顶部通过弹性杆(202)与机体(1)的外壁抵接,且固定壳(2)的底侧壁通过底柱(203)与支撑组件(3)中的地脚(30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用于接市电的电源线(101),且机体(1)上还安装有控制其开关和温度调节的调节旋钮(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的上下两侧壁中镶嵌有安装轴(103),且机体(1)通过安装轴(103)与发热件(104)连接,所述发热件(10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发热件(104)之间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2)朝向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201),且固定壳(2)通过固定槽(201)与机体(1)卡接,所述固定壳(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弹性杆(202),且固定壳(2)通过弹性杆(202)与机体(1)的顶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2)的底部粘接有底柱(203),且底柱(203)与地脚(301)上的旋转槽(301a)转动连接,所述地脚(301)上的用于底柱(203)安装的旋转槽(301a)的槽口上安设置有卡板(3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4)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护组件(4)与透热网(105)相对设置,一个所述防护组件(4)中的两个所述滑轨(401)之间关于透热网(105)上下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01)中开设有滑槽(401a),且滑轨(401)通过滑槽(401a)与滑块(402a)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02a)与折叠板(402)的两端的板材外壁连接,且折叠板(402)之间通过轴杆(402b)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701)中的套板(701a)盖设在固定壳(2)的顶部外壁上,且两个所述套板(701a)之间通过连接杆(701b)连接,且所述加湿件(702)上的盒体(702b)的上侧壁开设有卡槽(702b-1),所述卡槽(702b-1)内壁通过弹簧(702c)与抵接板(702d)连接,且抵接板(702d)又与水箱(702a)的底部侧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取暖器,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机体;机体的两端卡接有固定壳,固定壳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发热件,发热件上设置有硅晶发热膜,发热件的外侧卡接设置有透热网,固定壳的底侧壁通过底柱与支撑组件中的地脚转动连接;机体上的透热网的外侧、固定壳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了滑轨,以及与其滑动连接的折叠板;固定壳的顶部架设有加湿组件,加湿组件包括了安装件和加湿件。本技术通过利用防护组件可在所需时遮挡机体,避免他人触摸,也可在需要高效加热取暖时,打开裸露而出机体,通过利用加湿组件可在机体进行加热工作时,又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超,陈武魁,唐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煜和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6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