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7  10


本技术涉及便携艾灸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


背景技术:

1、如公开号为cn110613608a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方案包括艾灸罐体及其内设置的螺旋中胆、艾灸内胆,艾灸罐体的上部设置有罐盖,螺旋中胆设置有容置艾灸内胆的中间孔,并沿中间孔内壁设置有多片螺旋片,使热流旋转式下返。但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实时调节罐内压力实现稳定吸附,无法维持艾条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快捷等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包括罐体组件、艾灸组件,罐体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底盘和罐、用于覆盖底盘的上盖、电池、主板、充电板、风扇,其技术要点是:

3、艾灸组件通过罐的后端嵌位,并通过罐前端的配合部将艾灸组件固定。

4、进一步的,底盘内还设有气泵、与气泵连通的通过微型气阀实现通断的气路排;

5、底盘与罐之间限位有过滤器,过滤器与底盘之间通过密封垫接触密封。

6、进一步的,罐上沿周向设有与艾灸组件连通的燃烧气道。

7、进一步的,底盘与罐通过螺纹结构配合。

8、进一步的,艾灸组件包括限位在罐内的艾条外套、限位在艾条外套上的用于固定艾条的钢头、配合在罐中部配合部上的艾灸盒。

9、进一步的,上盖上设有显示单元。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体技术方案上,采用手持式主体,便于携带与使用。采用电池作为内置电源,使结构更紧凑。

11、具体结构上,对于罐的结构,通过罐的凸起的配合部、艾灸盒与艾灸处皮肤之间构成的封闭的环形空间,在气泵和单向气路排的作用下将该环形空间内的空气抽离,从而形成负压达到拔罐的效果。对于拔罐强度的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封闭环形空间内的压力,当罐体内负压过高时,通过气泵配合微型气阀(电磁阀)泄压至设定值。

12、对于罐与底盘之间的配合处,优选采用了易于拆装的螺纹结构,并在其间限位一体式的过滤器,过滤器的外缘通过密封垫密封。

13、对于艾条的助燃和控温,底盘内还设置了与过滤器位置对应的风扇,携氧气流通过燃烧气道进入艾条外套内有助于艾条燃烧,艾条燃烧后的烟尘由过滤器净化后在风扇的驱动下从底盘侧部的通孔排出。从而可通过调整风扇的转速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进而调整艾灸的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包括罐体组件(1)、艾灸组件(2),罐体组件(1)包括相互配合的底盘(12)和罐(13)、用于覆盖底盘(12)的上盖(11)、电池(14)、主板(15)、充电板(16)、风扇(19),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底盘(12)内还设有气泵(17)、与气泵(17)连通的通过微型气阀(172)实现通断的气路排(1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其特征在于:罐(13)上沿周向设有与艾灸组件(2)连通的燃烧气道(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底盘(12)与罐(13)通过螺纹结构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艾灸组件(2)包括限位在罐(13)内的艾条外套(22)、限位在艾条外套(22)上的用于固定艾条(21)的钢头(23)、配合在罐(13)中部配合部(132)上的艾灸盒(2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其特征在于:上盖(11)上设有显示单元。


技术总结
一种靶向经络穴位给药器,包括罐体组件(1)、艾灸组件(2),罐体组件(1)包括相互配合的底盘(12)和罐(13)、用于覆盖底盘(12)的上盖(11)、电池(14)、主板(15)、充电板(16)、风扇(19),其技术要点是:艾灸组件(2)通过罐(13)的后端嵌位,并通过罐(13)前端的配合部(132)将艾灸组件(2)固定。解决了无法实时调节罐内压力实现稳定吸附,无法维持艾条温度的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快捷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天仁合一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7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