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冷凝除雾,具体为一种冷凝排雾装置。
背景技术:
1、蒸汽冷凝器是一种用对蒸汽进行冷凝除雾,可将清洗产生的水雾冷凝处理的装置,蒸汽冷凝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质量轻、冷凝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2、目前大部分的冷凝排雾装置在使用时,其内部一般都会包括两层除雾结构,雾气在穿过第一层除雾结构后会被喷淋冷却,最后再穿过第二层除雾结构,穿过后其除雾后的气体则会排出,雾气中残留的水汽则被第二层除雾结构分离,但由于残留的雾气在穿过第二层除雾结构后,容易在除雾结构内壁凝结水膜,其水膜会对气体的排出造成一定的阻碍,并且会导致粘附在除雾结构上的水汽不容易滴落,影响后续的除雾和冷凝,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对上层除雾结构进行清理,且可以防止形成水膜和水汽粘附的冷凝排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排雾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凝排雾装置,包括储水箱和消雾箱,所述消雾箱底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消雾箱通过支撑底板设置于储水箱顶端,所述消雾箱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消雾箱顶端中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储水箱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气管内部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消雾箱内壁靠近清理组件下方的位置安装有除雾组件,所述清理组件用于对除雾组件进行清理。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雾组件包括连接管、喷头、消雾板、连接筒、进水管、隔板和通孔,所述连接管有若干根且均匀设置于消雾箱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若干所述连接管一端均密封贯穿消雾箱。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筒与若干连接管突出于消雾箱外侧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设置于连接筒一端,所述进水管与连接筒内部连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设置于消雾箱内壁靠近若干连接管上方的位置,所述通孔均匀贯穿开设于隔板顶端面,所述消雾板有若干个且均匀排列设置于消雾箱内腔靠近连接管下方的位置,所述喷头有若干个且均安装于连接管下表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支撑架、连接杆、顶盖、固定盘、驱动机构、转杆、支撑盘、固定杆和毛刷,所述支撑架为十字形且设置于排气管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顶盖和支撑架顶端中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盘设置于支撑架底端中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固定盘底端,所述转杆设置于驱动机构输出杆底端,所述支撑盘设置于转杆底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杆有若干根且分别设置于支撑盘外侧,所述毛刷设置于若干固定杆底端面,所述毛刷与隔板顶端面接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隔板和通孔,配合毛刷和固定杆以及驱动机构,使得雾气在穿过隔板的通孔时,可以有效的被固定杆和毛刷进行刷动,利用毛刷将通孔内形成的水膜破碎,使得雾气可以更好的通过,防止水膜的形成对雾气通过造成影响;
11、2、同时通过毛刷在转动时与隔板摩擦产生的震动力,可以有效的将粘附在隔板上和通孔内壁的水汽震落,使得后续冷凝除雾更加快速,防止其对后续的冷凝除雾造成影响。
1.一种冷凝排雾装置,包括储水箱(01)和消雾箱(01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组件包括连接管(05)、喷头(051)、消雾板(052)、连接筒(053)、进水管(054)、隔板(04)和通孔(041),所述连接管(05)有若干根且均匀设置于消雾箱(013)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若干所述连接管(05)一端均密封贯穿消雾箱(0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053)与若干连接管(05)突出于消雾箱(013)外侧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054)设置于连接筒(053)一端,所述进水管(054)与连接筒(053)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04)设置于消雾箱(013)内壁靠近若干连接管(05)上方的位置,所述通孔(041)均匀贯穿开设于隔板(04)顶端面,所述消雾板(052)有若干个且均匀排列设置于消雾箱(013)内腔靠近连接管(05)下方的位置,所述喷头(051)有若干个且均安装于连接管(05)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03)设置于支撑架(021)底端中部,所述驱动机构(031)安装于固定盘(03)底端,所述转杆(032)设置于驱动机构(031)输出杆底端,所述支撑盘(033)设置于转杆(032)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034)有若干根且分别设置于支撑盘(033)外侧,所述毛刷(035)设置于若干固定杆(034)底端面,所述毛刷(035)与隔板(04)顶端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