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30  3


本技术属于冲压件,尤其涉及一种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1、冲压件产品在实际生产制造中对于特定结构的设计,如翻边、冲切都需要应用相应的冲压模具,为了提高模具结构的成型效率,往往将翻边和冲切作业统一设计在一套模具中,针对薄型产品在其需要翻折部分的断口应用上切刀,由于支撑产品的浮料板与翻边镶件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在常规的翻边处理时不会发生翻折毛刺问题,但由于翻折部分处于断口位置,上切刀由上向下切在翻折部分的断口时,该间隙使得断口位置的边缘缺少背靠支撑,造成断口位置发生毛刺,影响产品切断质量。传统的避免方式会设计浮料板与翻边镶件尽可能小的间隙,但是由于误差仍然存在间隙的情况下替换整个浮料板,成本较高。因此,在考虑不整板替换浮料板的情况下,需要解决产品翻折部分断口位置毛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从而实现在浮料板上增加浮料镶件,减小浮料镶件和翻切镶件之间的间隙,使得薄型产品在其翻折断口位置冲切更加平整,无毛刺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2、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位于下模内的浮料板和翻边镶件、位于上模内的压料板和上切刀;所述浮料板与压料板合模定位薄型产品,所述翻边镶件沿浮料板的侧边设置,所述浮料板与翻边镶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上切刀包括切刀座、设置于切刀座侧边的切边,所述浮料板上可拆卸设置有浮料镶件,所述浮料镶件的部分处于翻边镶件的内侧,所述浮料镶件与翻边镶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距离小于第一间隙的距离,所述切边包括沿翻边镶件外侧设置的第一冲切部、沿浮料镶件外侧设置的第二冲切部、以及连接第一冲切部和第二冲切部且沿翻边镶件端部过渡至浮料镶件侧边的第三冲切部,所述浮料镶件的侧边设置有定位第三冲切部的缺口。

3、具体的,所述薄型产品在浮料镶件的表面沿翻边镶件的内侧翻折。

4、具体的,所述第一间隙距离为0.5mm,所述第二间隙距离为0.03mm。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6、通过在浮料板上设置浮料镶件,缩小浮料镶件与翻边镶件之间的第二间隙距离,进而切边在冲断产品时,减少产品的断口位置受第二间隙隔空的影响,极小的第二间隙能让产品的断口位置成型切断完整,无毛刺问题,提高产品的切断平整度,确保翻折的成型质量;浮料镶件可拆卸设置于浮料板上,避免传统的替换整板浮料板的方式,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位于下模内的浮料板和翻边镶件、位于上模内的压料板和上切刀;所述浮料板与压料板合模定位薄型产品,所述翻边镶件沿浮料板的侧边设置,所述浮料板与翻边镶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包括切刀座、设置于切刀座侧边的切边,所述浮料板上可拆卸设置有浮料镶件,所述浮料镶件的部分处于翻边镶件的内侧,所述浮料镶件与翻边镶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距离小于第一间隙的距离,所述切边包括沿翻边镶件外侧设置的第一冲切部、沿浮料镶件外侧设置的第二冲切部、以及连接第一冲切部和第二冲切部且沿翻边镶件端部过渡至浮料镶件侧边的第三冲切部,所述浮料镶件的侧边设置有定位第三冲切部的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产品在浮料镶件的表面沿翻边镶件的内侧翻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距离为0.5mm,所述第二间隙距离为0.03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薄型产品翻切断口无毛刺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位于下模内的浮料板和翻边镶件、位于上模内的压料板和上切刀;所述浮料板与压料板合模定位薄型产品,所述翻边镶件沿浮料板的侧边设置,所述浮料板与翻边镶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上切刀包括切刀座、设置于切刀座侧边的切边,所述浮料板上可拆卸设置有浮料镶件,所述浮料镶件的部分处于翻边镶件的内侧,所述浮料镶件与翻边镶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距离小于第一间隙的距离。本技术实现了浮料板上增加浮料镶件,减小浮料镶件和翻切镶件之间的间隙,使得薄型产品在其翻折断口位置冲切更加平整,无毛刺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宏阳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