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为了节约占地面积,高层建筑群不断扩大,随着人口密集度增高,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暴雨洪水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在高层建筑中,进行雨水收集来再次回收利用,把原来需要排走的雨水作为资源来利用,既减少了费用支出,又节约自来水。
2、现有的建筑雨水回收装置主要为搭建雨水导流槽,雨水导流槽可在下雨时,对进行收集以及导流至收集器内进行存贮,但是实际雨水导流槽由于露天放置,使其容易受到灰尘杂质的污染,造成堵塞的情况,缩短了维护人员的维护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用于解决现有使用雨水导流槽由于露天放置,使其容易受到灰尘杂质的污染,造成堵塞的情况,缩短了维护人员维护周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包括:
3、机壳,其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连通口,机壳外侧安装有雨水感应器,机壳底部安装有排水孔;
4、集雨槽,分别安装在两组连通口处,集雨槽底部安装有两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机壳底部设置的连接座上;
5、活动板,安装在机壳内部,并由机壳内安装在升降组件带动升降,所述活动板通过两组传动件与对应集雨槽传动连接,由活动板升降,带动两组集雨槽转动;
6、遮雨组件,数量为两组,分别安装在升降组件两侧,包括收卷辊以及遮雨布,所述收卷辊安装在机壳,所述遮雨布收卷在收卷辊上,其活动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7、收集件,安装在机壳底部,与排水孔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水感应器安装在机壳的顶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丝杆以及动力电机,所述丝杆竖直转动连接在机壳内,其一端与动力电机连接,由动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丝杆的内螺纹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一组延长轴,两组所述延长轴分别与机壳的上部以及下部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件为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活动板铰接,另一端与集雨槽中部设置的固定板铰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底部固定有导流斜坡,所述导流斜坡用于将雨水导流至排水孔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可收纳的集雨槽,当环境中未下雨时,可将集雨槽转动收纳至机壳内,避免集雨槽容易受到灰尘杂质的污染,造成堵塞的问题,延长了维护人员的维护周期,同时在机壳内设置遮雨组件,利用遮雨布将机壳内的升降组件与雨水隔离,减少雨水对升降结构的污染,提高升降组件的使用寿命。
1.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感应器安装在机壳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丝杆以及动力电机,所述丝杆竖直转动连接在机壳内,其一端与动力电机连接,由动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丝杆的内螺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一组延长轴,两组所述延长轴分别与机壳的上部以及下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活动板铰接,另一端与集雨槽中部设置的固定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水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底部固定有导流斜坡,所述导流斜坡用于将雨水导流至排水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