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盲拐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1  4


本技术涉及导盲拐杖,具体为一种新型导盲拐杖。


背景技术:

1、导盲拐杖是用来对盲人进行道路指引,为了方便不同身高以及需求的人员使用,一般具备调节功能。

2、市场上的导盲拐杖多数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调节高度,不适用于盲人进行使用,例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为cn21304803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其在调节高度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带动垂直型连接柱二在圆形滑动槽内移动,垂直型连接柱二带动两个滑杆分别在两个滑槽内移动,垂直型连接柱二带动防滑滚轮移动,最后关闭液压缸,实现调节。

3、现有的导盲拐杖不具备较好的调节功能,例如上述专利,虽然能实现对导盲拐杖高度的调节,但是其成本较高,且增大使用成本,造成不必要损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具备方便调节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导盲拐杖不具备较好的调节功能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包括拐杖组件;所述拐杖组件包括:底座,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杆体一;杆体二,滑动连接于所述杆体一内部;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二顶端;所述杆体二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腔体,开设于所述杆体二内部;圆头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圆头杆顶端贯穿所述杆体二和所述把手;弹簧,套设于所述圆头杆外侧壁;齿条一,滑动连接于所述腔体内;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圆头杆外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齿条一侧面;齿条二,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一内侧壁。

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垫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头杆外侧壁。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板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侧面。

7、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槽体,开设于所述底座侧面,所述板体嵌入所述槽体内;转轴,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板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槽体内;扭簧,设置于所述转轴外侧壁。

8、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板体和两组所述转动组件。

9、优选的:两个所述板体与所述把手平行。

10、优选的:所述齿条一顶部和底部均与所述腔体贴合。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具备方便调节和成本低的优点,调节时,按动圆头杆,使齿条一与齿条二脱离,向上或向下推动把手,对把手的高度进行调节,随后松开圆头杆,通过弹簧的回弹力,使圆头杆复位后,且齿条一与齿条二啮合,完成调节,做到了方便对把手高度进行调节,使拐杖组件能适用于不同高度或不同需求的操作者使用,且结构简单,成本交底,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导盲拐杖不具备较好的调节功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包括拐杖组件(1);所述拐杖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板体(28)和两组所述转动组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板体(28)与所述把手(14)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一(24)顶部和底部均与所述腔体(21)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导盲拐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导盲拐杖,包括拐杖组件;所述拐杖组件包括:底座,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杆体一;杆体二,滑动连接于所述杆体一内部;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二顶端;所述杆体二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腔体,开设于所述杆体二内部;本技术具备方便调节和成本低的优点,调节时,按动圆头杆,使齿条一与齿条二脱离,向上或向下推动把手,对把手的高度进行调节,随后松开圆头杆,通过弹簧的回弹力,使圆头杆复位后,且齿条一与齿条二啮合,完成调节,做到了方便对把手高度进行调节,使拐杖组件能适用于不同高度或不同需求的操作者使用,且结构简单,成本交底,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忻缘,岑月,邵明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忻缘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79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