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3  6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尤其涉及感应水龙头。


背景技术:

1、水龙头作为一种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必需设备,广泛地应用在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抽拉水龙头由于其抽拉头(一般为花洒)可被抽出至不同位置,以满足不同位置的用水需求,使用便捷,而被广泛使用。

2、为了方便使用,现有的大多数抽拉水龙头均设有抽拉感应装置来实现花酒被抽出时自动出水,花洒复位时自动关水。其抽拉感应装置采用光电感应检测装置,光电检测感应装置由光电检头和一段透明水管组成,光电检测头的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分别在出水管路的两边,透明水管串联在不透明水管中间,并安装在龙头本体内的方式,抽拉软管移动时,通过判断抽拉软管是否透过光来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感应精度有限,容易受到环境光线、杂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误触发或未触发的情况发生;并且现有的抽拉水龙头都是在安装台下方的控制盒内和水龙头壳体内分别设置一个电路板来处理控制信号,设置两个电路板成本高,两个电路板之间还需要通过信号线传输电信号,装配复杂。并且,仅通过抽拉式出水的方式,应用场景单一,在特殊场合,如烹饪、洗手等,手部可能因为沾满污垢而难以直接触摸水龙头。

3、因此,亟需一种感应水龙头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感应水龙头,通过设置双向感应器,使感应水龙头更加智能和灵活,能够更准确地响应用户的操作,并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体验。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感应水龙头,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感应窗口;

5、抽拉软管,可抽拉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抽拉软管一端与电磁阀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抽拉头连接;

6、颜色标识,设置于所述抽拉软管上;

7、双向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感应窗口处,所述双向感应器包括控制芯片、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元件,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元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芯片的内侧,所述第二传感元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芯片的外侧;

8、所述第一传感元件用于检测所述抽拉软管上颜色标识的移动,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元件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以使所述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端;

9、所述第二传感元件用于检测预设距离内是否有人手或物体,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元件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号以使所述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端。

10、可选地,所述颜色标识包括颜色标识层,部分所述抽拉软管上设有所述颜色标识层,所述颜色标识层的颜色与所述抽拉软管的颜色不同。

11、可选地,所述颜色标识层为编织丝层,部分所述抽拉软管上设有所述编织丝层,所述编织丝层粘接于所述抽拉软管上,或通过热缩管将所述编织丝层固定于所述抽拉软管上。

12、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弯管,所述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抽拉软管穿设于所述弯管,所述抽拉头能与所述弯管的第二端抵接。

13、可选地,所述感应水龙头还包括:

14、手动阀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手动阀芯包括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和阀芯出水口;

15、冷水进水管,所述冷水进水管与所述冷水进水口连接;

16、热水进水管,所述热水进水管与所述热水进水口连接;

17、阀芯出水管,所述阀芯出水管一端与所述阀芯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抽拉软管远离所述抽拉头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连接。

18、可选地,所述抽拉软管靠近所述电磁阀的一端设有配重块。

19、可选地,所述感应水龙头还包括电池盒、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一端与电池盒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所述双向感应器的进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双向感应器的出线端电连接,所述双向感应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20、可选地,所述电池盒上设有固定环。

21、可选地,所述感应窗口设有保护膜片,且所述双向感应器的感应信号可以穿过所述保护膜片。

22、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螺纹管和锁紧环,所述螺纹管用于与安装台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环用于使所述螺纹管与所述安装台的相对位置固定。

23、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应水龙头,在壳体上开设感应窗口,感应窗口处设置双向感应器,双向感应器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元件,控制芯片与电磁阀电连接,第一传感元件朝向壳体的内侧,第一传感元件用于检测抽拉软管上颜色标识的移动,控制芯片根据第一传感元件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以使电磁阀打开或关闭出水端,电磁阀出水端的打开过程不受光线影响,提高了感应的准确性,降低了误触发或未触发的风险,使得该感应水龙头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第二传感元件朝向壳体的外侧,第二传感元件用于检测预设距离内是否有人手或物体,控制芯片根据第二传感元件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号以使电磁阀打开或关闭出水端,这有助于在用户手部沾满污垢或在不直接触摸水龙头的情况下触发感应,提高了水龙头的使用便捷性。该感应水龙头只需一块控制芯片,集成度更高,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安装台下方控制盒的结构,仅需在控制盒中保留电池为感应窗口处的控制芯片供电即可,无需设置感应窗口处到安装台下方控制盒的信号线,装配更加简单,保证了感应水龙头更加智能和灵活,能够更准确地响应用户的操作,并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标识(210)包括颜色标识层,部分所述抽拉软管(200)的外壁上设有所述颜色标识层,所述颜色标识层的颜色与所述抽拉软管(200)的颜色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标识层为编织丝层,部分所述抽拉软管(200)上设有所述编织丝层,所述编织丝层粘接于所述抽拉软管(200)上,或通过热缩管将所述编织丝层固定于所述抽拉软管(2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设有弯管(400),所述弯管(400)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抽拉软管(200)穿设于所述弯管(400),所述抽拉头(220)能与所述弯管(400)的第二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水龙头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软管(200)靠近所述电磁阀(600)的一端设有配重块(7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水龙头还包括电池盒(900)、第一导线(910)和第二导线(920),所述第一导线(910)与一端与电池盒(900)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910)另一端与所述双向感应器(300)的进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920)一端与所述双向感应器(300)的出线端电连接,所述双向感应器(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60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900)上设有固定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窗口(110)设有保护膜片(120),且所述双向感应器(300)的感应信号可以穿过所述保护膜片(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有螺纹管(800)和锁紧环(810),所述螺纹管(800)用于与安装台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环(810)用于使所述螺纹管(800)与所述安装台的相对位置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公开了感应水龙头。该感应水龙头在壳体上开设感应窗口,感应窗口处设置双向感应器,双向感应器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元件,第一传感元件朝向壳体的内侧,第一传感元件用于检测抽拉软管上颜色标识的移动,控制芯片根据第一传感元件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以使电磁阀打开或关闭出水端;第二传感元件朝向壳体的外侧,第二传感元件用于检测预设距离内是否有人手或物体,控制芯片根据第二传感元件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号以使电磁阀打开或关闭出水端。通过设置双向感应器,使感应水龙头更加智能和灵活,能够更准确地响应用户的操作,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文,周全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松霖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