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及其保火控制方法、灶具。
背景技术:
1、家用灶具的熄火保护功能一般采用热电偶来实现。在用户烹饪场景中,不同火力档位、不同坐锅状态等都会影响热电偶的电动势,即不同使用场景下,保火孔处的火焰状态不同,热电偶头部所处于保火火焰的位置也有差异,比如有时候热电偶头部处于保火火焰的内焰处,有时候处于外焰处,因此表现为电动势的波动范围较大。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过低,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熄火;电动势过高,热电偶头部温度过高,容易烧红头部,减少热电偶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热电偶的电动势的波动范围较大,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熄火,减少热电偶寿命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及其保火控制方法、灶具。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包括热电偶,所述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还包括:
4、火力档位获取模块,所述火力档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灶具的燃烧火力档位;
5、坐锅状态识别模块,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的顶端用于抵靠于锅底,且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自身能够伸缩移动,以获取坐锅状态;
6、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热电偶并用于驱动所述热电偶移动;
7、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火力档位获取模块和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
8、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火力档位获取模块发出的燃烧火力档位的信号以及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发出的坐锅状态的信号并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机构的打开和关闭。
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火力档位获取模块和坐锅状态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燃烧火力档位和坐锅状态,并根据燃烧火力档位和坐锅状态,通过控制模块以控制移动机构驱动热电偶移动到最佳位置,从而实现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证抗干扰能力,又能保证热电偶使用寿命。同时,实现自动化操作控制,使用非常方便。
10、较佳地,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包括顶杆、外壳、位移检测部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顶杆的顶端露出于所述外壳并用于抵靠于锅底,所述顶杆的底端插入至所述外壳内并抵靠于所述弹性件,所述位移检测部件连接于所述顶杆并用于检测所述顶杆的上下位移大小。
1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位移检测部件用于检测顶杆的上下位移大小,从而可以精确判断是否坐锅、以及坐锅类型,即获取坐锅状态,使得检测精确,且结构简单。同时,将弹性件设置于外壳内,有效避免弹性件产生偏移错位现象,且稳定性高;顶杆插入至外壳内上下移动,使用非常方便。
12、较佳地,所述位移检测部件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均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杆的底端和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面;
13、和/或,所述顶杆的底端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抵靠于所述弹性件,且所述抵靠部抵靠于所述外壳内,以阻止所述抵靠部脱离出所述外壳;
14、和/或,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红外发射与接收来识别位移大小,实现检测更加精准。同时,将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均位于外壳内,有效避免受外部影响,进一步实现检测更加精准,且稳定性高。
16、另外,通过抵靠部抵靠于外壳内以阻止抵靠部脱离出外壳,实现顶杆稳定设置在外壳内并在外壳内上下移动。
17、同时,弹性高,性能好,除去外力后易恢复原状。
18、较佳地,所述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还包括混气基座和火盖,所述火盖上具有火孔,所述火盖设置于所述混气基座上,以使所述混气基座与所述火盖之间形成有燃气空气混气腔,所述火孔的一端与所述燃气空气混气腔相连通,所述火孔的另一端对应朝向于所述热电偶,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混气基座的下方。
1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移动机构设置在混气基座的下方,不占用上方的使用空间,实现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20、较佳地,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混气基座,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的顶部穿过所述火盖并外露于所述火盖。
2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坐锅状态识别模块外露于火盖,便于坐锅状态识别模块与锅具的底部接触抵靠,从而获取坐锅状态。同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22、较佳地,所述混气基座上具有腰型孔,所述热电偶穿过所述腰型孔并能够在所述腰型孔内移动。
2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腰型孔具有导向限位作用,通过热电偶在腰型孔内移动,使得热电偶沿既定的方向移动,有效避免热电偶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实现热电偶精准移动至最佳位置,从而实现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证抗干扰能力,又能保证热电偶使用寿命。
24、较佳地,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热电偶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或竖直方向移动。
2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从而实现热电偶的头部移动到最佳位置,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证抗干扰能力,又能保证热电偶使用寿命。
26、一种灶具,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
2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火力档位获取模块和坐锅状态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燃烧火力档位和坐锅状态,并根据燃烧火力档位和坐锅状态,通过控制模块以控制移动机构驱动热电偶移动到最佳位置,从而实现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证抗干扰能力,又能保证热电偶使用寿命。同时,实现自动化操作控制,使用非常方便。
28、一种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控制方法,其利用如上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所述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9、获取灶具的燃烧火力档位以及坐锅状态;
30、基于所述燃烧火力档位和所述坐锅状态,对热电偶进行驱动移动。
31、在本方案中,根据燃烧火力档位和坐锅状态,控制驱动热电偶移动到最佳位置,从而实现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证抗干扰能力,又能保证热电偶使用寿命。同时,实现自动化操作控制,使用非常方便。
32、较佳地,所述对热电偶进行驱动移动的步骤包括:
33、对所述热电偶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或竖直方向移动。
34、在本方案中,通过驱动热电偶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或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热电偶的头部移动到最佳位置,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证抗干扰能力,又能保证热电偶使用寿命。
3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36、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7、本发明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及其保火控制方法、灶具,根据燃烧火力档位和坐锅状态,控制移动机构驱动热电偶移动到最佳位置,从而实现热电偶头部的电动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证抗干扰能力,又能保证热电偶使用寿命。
1.一种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包括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包括顶杆、外壳、位移检测部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顶杆的顶端露出于所述外壳并用于抵靠于锅底,所述顶杆的底端插入至所述外壳内并抵靠于所述弹性件,所述位移检测部件连接于所述顶杆并用于检测所述顶杆的上下位移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部件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均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杆的底端和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还包括混气基座和火盖,所述火盖上具有火孔,所述火盖设置于所述混气基座上,以使所述混气基座与所述火盖之间形成有燃气空气混气腔,所述火孔的一端与所述燃气空气混气腔相连通,所述火孔的另一端对应朝向于所述热电偶,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混气基座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混气基座,所述坐锅状态识别模块的顶部穿过所述火盖并外露于所述火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基座上具有腰型孔,所述热电偶穿过所述腰型孔并能够在所述腰型孔内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热电偶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或竖直方向移动。
8.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下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
9.一种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利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下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装置,所述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势自适应的保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热电偶进行驱动移动的步骤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