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5  5


本发明涉及热压,特别是涉及一种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


背景技术:

1、经过成型、烘干后形成的纸浆模塑半成品,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而且会有少许扭曲变形,因此需要对半成品进行热压整形。但是,由于半成品表面粗糙不能使用吸盘进行转移,且半成品凹凸不平或扭曲变形也无法使用标准夹具进行转移,因此现有的热压整形方案均是人工流水线热压,即工人手工把烘干后的半成品转移并放在热压下模上,然后热压上模下行与热压下模合模增压完成整形,整形后产品由工人手工取出转移。手工热压方案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对烘干后的纸浆模塑半成品进行热压整形,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劳动力成本高,工作效率及产量低。

2、有少数自动热压方案采用推料顶出的机构上料,热压下模顶出顶板,与输送产品的托板处于同一平面,电机驱动推料板将产品推至模具顶板上,然后模具顶板下降,产品落到热压下模上,然后热压上模下行与热压下模合模增压完成整形,热压上模上行的同时模具顶板上升将热压后的产品顶起,由推料板推出模具下模。这种自动热压方案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但是此种方案一般只能热压一排产品,工作效率及产量仍然不理想。并且,顶板顶起产品时,容易在产品表面留下顶板的压痕,对于一些表面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并不适宜。

3、综上所述,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动热压方案,来克服上述现有自动热压方案所存在的工作效率及产量低,且易在产品表面留下顶板压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自动热压方案所存在的工作效率及产量低,且易在产品表面留下顶板压痕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包括:

4、机架;

5、热压整形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热压整形机构包括下行驱动、热压上模以及与所述热压上模适配的热压下模,所述热压下模通过第一转移机构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热压下模在上料位和热压位之间往复转换,所述热压下模处于所述热压位时,所述热压下模和所述热压上模上下对应,所述上料位位于所述热压位的一侧;所述下行驱动能够驱动所述热压上模上下行,以使所述热压上模与处于所述热压位的所述热压下模合模或相互远离;

6、接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料位衔接布置,所述接料机构能够接收多排待热压的纸浆模塑半成品;

7、取料机构,包括固料夹和第二转移机构,所述固料夹设置有多个,任意一所述固料夹均通过所述第二转移机构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多个所述固料夹能够同时固定多排纸浆模塑半成品,所述第二转移机构能够同时将多排纸浆模塑半成品由所述接料机构转移至所述上料位,并由所述热压下模全部接收;

8、成品转移机构,用于将所述热压下模上,完成热压的全部纸浆模塑制品同时全部自动取出并转移。

9、优选地,还包括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料位,所述放料机构能够接收所述取料机构上的全部纸浆模塑半成品;所述热压下模到达所述上料位时,位于所述放料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放料机构能够将纸浆模塑半成品向下排放,以使纸浆模塑半成品自由下落至所述热压下模上。

10、优选地,所述放料机构包括:

11、整体框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接料机构衔接,所述整体框架内部镂空;

12、托料架,设置于所述整体框架的内部,所述托料架包括第一拐角托板和与所述第一拐角托板平行相对布置的第二拐角托板,所述第一拐角托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拐角托板的两端均与所述整体框架转动连接;

13、放料驱动,设置于所述整体框架上,所述放料驱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拐角托板和所述第二拐角托板相向同步翻转或反向同步翻转,以使所述托料架在放料状态和托料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托料状态时,所述第一拐角托板和所述第二拐角托板的底边分别托载纸浆模塑半成品的两侧,所述放料状态时,所述第一拐角托板和所述第二拐角托板的底边相互远离,以向下释放纸浆模塑半成品。

14、优选地,所述放料驱动包括:

15、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拐角托板的端部相连;

16、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拐角托板的端部相连,并与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整体框架的同一侧;

17、驱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整体框架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8、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时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不啮合;

19、伸缩驱动源,与所述驱动齿条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条往复移动,以在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使所述第一齿轮在所述驱动齿轮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向同步翻转或反向同步翻转。

20、优选地,所述接料机构上每一排纸浆模塑半成品均设置有多个纸浆模塑半成品,以使所述接料机构上的纸浆模塑半成品还呈多列排布,所述整体框架内顺序设置有与纸浆模塑半成品排布列数相对应的多组所述托料架,其中:

21、任意一组所述托料架均单独配置一套所述放料驱动;

22、或者,全部所述托料架共用一套所述放料驱动,任意一所述第一拐角托板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任意一所述第二拐角托板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任意相邻两组所述托料架之间的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拐角托板上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拐角托板上的所述第二齿轮均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一个且与第一组所述托料架中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任意一所述第二齿轮均啮合,任意一所述第一齿轮均与所述驱动齿条不啮合。

23、优选地,所述驱动齿条上的齿分区段布置,任意一区段齿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齿轮或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任意相邻两区段齿之间的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间隔布置。

24、优选地,所述接料机构包括:

25、输送带,用于接收并传送多排待热压的纸浆模塑半成品;

26、挡料板,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端部和所述上料位之间;

27、挡料板升降驱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挡料板相连;所述挡料板升降驱动用于驱动所述挡料板升降,以使所述挡料板在挡料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挡料状态时,所述挡料板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以阻挡所述输送带上的纸浆模塑半成品,所述避让状态时,所述挡料板降至所述输送带下方。

28、优选地,所述第一拐角托板和所述第二拐角托板处于所述托料状态时,所述第一拐角托板和所述第二拐角托板的托载面与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平齐。

29、优选地,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包括:

30、定距分离机构,包括分距气缸和定距连杆,所述分距气缸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固料夹,任意相邻两所述固料夹之间设置有定距连杆;

31、升降模组,位于所述定距分离机构上方,并与所述定距分离机构相连,所述升降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定距分离机构升降;

32、平移模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平移模组位于所述升降模组上方,并与所述升降模组相连,所述平移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定距分离机构在所述接料机构和所述上料位之间往复移动。

33、优选地,所述固料夹包括:

34、倒u型顶座,与所述分距气缸相连,任意一所述定距连杆均连接在相邻的两所述倒u型顶座之间;

35、夹料杆,平行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夹料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倒u型顶座的底部两端,两根所述夹料杆用于夹持待热压的纸浆模塑半成品。

36、优选地,所述成品转移机构包括:

37、真空吸嘴,设置于所述热压上模上,用于在所述热压上模上行时吸附完成热压的纸浆模塑制品,以使完成热压的纸浆模塑制品脱离所述热压下模;

38、成品接料机构,通过第三转移机构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成品接料机构在所述热压位和卸料位之间往复转动,所述成品接料机构处于所述热压位时,所述成品接料机构和所述热压上模上下对应,以接收所述热压上模上释放的纸浆模塑制品,所述卸料位和所述上料位分别位于所述热压位的不同侧;

39、供气组件,与所述真空吸嘴相连,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对所述真空吸嘴抽真空或释放负压,以使所述真空吸嘴吸附纸浆模塑制品或释放纸浆模塑制品。

4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41、本发明公开一种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结构新颖合理,通过设置能够同时接收多排待热压的纸浆模塑半成品的接料机构以及能够同时转移多排纸浆模塑半成品的取料机构,并配置可在上料位和热压位之间自动往复转换的热压下模,可实现多排纸浆模塑半成品的自动接料、自动取料以及自动热压上料,热压整形机构、接料机构和取料机构之间衔接紧密,相互配合,相比现有自动热压方案局限于单排纸浆模塑制品的缺陷,可实现多排纸浆模塑制品在热压整形过程中的自动转移、自动热压,工作效率及产量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固料夹从外部固定纸浆模塑半成品,并采用推移方式转移产品,不会对产品造成压痕,能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解决了现有自动热压方案中顶板顶出产品时易在产品表面留下顶板压痕,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料机构(8),所述放料机构(8)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上料位(3),所述放料机构(8)能够接收所述取料机构(6)上的全部纸浆模塑半成品(9);所述热压下模(23)到达所述上料位(3)时,位于所述放料机构(8)的正下方,所述放料机构(8)能够将纸浆模塑半成品(9)向下排放,以使纸浆模塑半成品(9)自由下落至所述热压下模(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8)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驱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机构(5)上每一排纸浆模塑半成品(9)均设置有多个纸浆模塑半成品(9),以使所述接料机构(5)上的纸浆模塑半成品(9)还呈多列排布,所述整体框架(81)内顺序设置有与纸浆模塑半成品(9)排布列数相对应的多组所述托料架(82),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86)上的齿分区段布置,任意一区段齿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齿轮(84)或所述驱动齿轮(85)啮合,任意相邻两区段齿之间的所述驱动齿条(86)与所述第一齿轮(83)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机构(5)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料夹(61)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转移机构(7)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浆模塑制品自动上料热压机构,涉及热压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热压整形机构、接料机构、取料机构和成品转移机构。通过设置能够同时接收多排待热压的纸浆模塑半成品的接料机构以及能够同时转移多排纸浆模塑半成品的取料机构,并配置可在上料位和热压位之间自动往复转换的热压下模,可实现多排纸浆模塑半成品的自动接料、自动取料以及自动热压上料,热压整形机构、接料机构和取料机构之间衔接紧密,相互配合,可实现多排纸浆模塑制品在热压整形过程中的自动转移、自动热压,工作效率及产量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固料夹从外部固定纸浆模塑半成品,并采用推移方式转移产品,不会对产品造成压痕,能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天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华工环源绿色包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1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