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5  7


本技术涉及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具体为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


背景技术:

1、手电筒由筒头、筒身与筒尾构成,筒头与筒身的内腔设置有灯板散热座,其灯板散热座与筒身结合位置形成中壳散热座,中壳散热座是手电筒的前段部分。

2、现有的中壳散热座,其散热座整体拆装难度较大,且一般是在中壳散热座上直接开设散热孔,影响中壳散热座整体结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2901393.1所公开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包括手电筒中壳与散热座主体;所述手电筒中壳由前壳体、位于前壳体顶部的连筒构成,该连筒的外侧壁上环形分布有散热单元,且散热单元包括开设于连筒侧壁的凹筋与斜孔;所述手电筒中壳的底端通过定位连接架与散热座主体活动连接。该专利具有拆装便捷,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够提高手电筒中壳整体的耐用性能,让中壳散热座更加结实耐用,同时能够加快中壳散热座的热量发散速度,并在不影响斜孔散热功能的同时起到防尘的作用,减少外界灰尘沿斜孔进入腔室对该中壳散热座所造成的侵蚀,延长该中壳散热座的使用寿命。

3、虽然上述专利能够提升手电筒中壳整体的耐用性能,让中壳散热座更加结实耐用,同时能够加快中壳散热座的热量发散速度,并在不影响斜孔散热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该专利采用将若干组散热翅片是直接安装到散热座的基座上,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预留有较大的间隙,这样方式不仅使散热座上的散热翅片整体牢固性差,还容易使散热翅片以独立的个体进行散热,使得热传导不均匀,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4、因此,需要对上述专利中的中壳散热座进行改造,有效的防止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预留有较大的间隙,不仅使散热座上的散热翅片整体牢固性差,还容易使散热翅片以独立的个体进行散热,使得热传导不均匀,进而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具备了不仅能够提升若干组散热翅片安装时的牢固性,还能使若干组散热翅片进行相互热传导,从而能够提升散热均匀性,进而能够提升散热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预留有较大的间隙,不仅使散热座上的散热翅片整体牢固性差,还容易使散热翅片以独立的个体进行散热,使得热传导不均匀,进而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包括散热座体,所述散热座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照明单元主体,所述照明单元主体的顶部电性连接有功率器,所述功率器的表面套设有吸热连接环,所述吸热连接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且若干个散热翅片以吸热连接环为圆心呈环形均匀排列,所述散热翅片的底部与散热座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开设有三个连接孔,三个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散热座体的表面套设有手电筒中壳,且手电筒中壳的内壁与散热座体固定连接,所述手电筒中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增稳卡接座,且若干个增稳卡接座呈环形均匀排列并分别与若干个散热翅片呈一一对应关系。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座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轴,且转轴的另一端与手电筒中壳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套设有防护辊,所述防护辊的表面套设有保护软垫。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内壁开设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的形成与照明单元主体的表面相互契合并与其呈贴合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开设有倾斜槽,且倾斜槽的表面与手电筒中壳的内壁相互契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吸热连接环的内壁设置有导热硅脂,且导热硅脂与功率器贴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吸热连接环分别与若干个散热翅片为一体制造而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连接环和散热翅片的配合,能够将照明单元主体与功率器作业使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吸热连接环传导至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然后通过连接孔和导热管的配合,能够将热量通过导热管进行传导至各个散热翅片上,从而能够使散热翅片整体同步进行散热,从而能够提升散热效果,然后通过手电筒中壳和增稳卡接座的设置,能够将各个散热翅片的表面进行卡接,从而能够提升其的整体牢固性。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个转轴、防护辊和保护软垫的设置,能够对散热座体与手电筒中壳之间的散热口进行防护,从而避免散热翅片直接暴露在外导致其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包括散热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照明单元主体(2),所述照明单元主体(2)的顶部电性连接有功率器(3),所述功率器(3)的表面套设有吸热连接环(4),所述吸热连接环(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5),且若干个散热翅片(5)以吸热连接环(4)为圆心呈环形均匀排列,所述散热翅片(5)的底部与散热座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5)的表面开设有三个连接孔(6),三个所述连接孔(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7),所述散热座体(1)的表面套设有手电筒中壳(8),且手电筒中壳(8)的内壁与散热座体(1)固定连接,所述手电筒中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增稳卡接座(9),且若干个增稳卡接座(9)呈环形均匀排列并分别与若干个散热翅片(5)呈一一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轴(10),且转轴(10)的另一端与手电筒中壳(8)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0)的表面套设有防护辊(11),所述防护辊(11)的表面套设有保护软垫(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5)的内壁开设有连接凹槽(13),且连接凹槽(13)的形成与照明单元主体(2)的表面相互契合并与其呈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5)的表面开设有倾斜槽(14),且倾斜槽(14)的表面与手电筒中壳(8)的内壁相互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连接环(4)的内壁设置有导热硅脂(15),且导热硅脂(15)与功率器(3)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连接环(4)分别与若干个散热翅片(5)为一体制造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用中壳散热座,包括散热座体,所述散热座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照明单元主体,所述照明单元主体的顶部电性连接有功率器,所述功率器的表面套设有吸热连接环。本技术通过吸热连接环和散热翅片的配合,能够将照明单元主体与功率器作业使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吸热连接环传导至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然后通过连接孔和导热管的配合,能够将热量通过导热管进行传导至各个散热翅片上,从而能够使散热翅片整体同步进行散热,从而能够提升散热效果,然后通过手电筒中壳和增稳卡接座的设置,能够将各个散热翅片的表面进行卡接,从而能够提升其的整体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连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威立森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1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