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7  4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属于抗冲击结构。


背景技术:

1、如申请号为:202010617960.8公开的一种抗冲击波驾驶室壳体以及车辆,驾驶室壳体包括前围、后围、左侧围、右侧围、顶棚和地板,前围、后围、左侧围、右侧围、顶棚和地板均采用骨架蒙皮金属结构;前围的前部中间凸出,前围的两侧向后、向上倾斜;前围、左侧围和右侧围的蒙皮厚度大于后围、顶棚和地板的蒙皮厚度,提供的抗冲击波驾驶室壳体以及车辆,确定驾驶室壳体六大围结构型式,以提高整体强度、刚度和抗冲击能力,解决了目前车辆底盘驾驶室壳体抗冲击波难题,且可以抵抗类似的炸弹爆炸、易燃易爆物爆炸等瞬间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尤其适用于重型越野车、特种车辆、军用车辆等特殊车辆。

2、基于检索和分析得出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不足

3、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根据车型进行覆盖式包裹的功能,本申请为拼接式抗冲击结构,相较于本申请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对上述不足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防护层和接杆为拼接式的抗冲击结构,通过防护层上的侧连接槽和上连接槽内的接杆与插块上的卡合槽进行卡合连接,连接好后通过螺丝贯穿防护层和接杆上的连接孔与矿车连接,连好后根据挤压的防护层的压力自动启动防护层内的抽气组件将气体通过注气孔注入进抗冲击层内进行撑起,实现抗冲击层外侧的防护层进行防破损,通过抗冲击层注气进行抗冲击的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弹力好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的功能;

2、接杆上套设有插块,在连接过程中可通过防护层、接杆和插块实现可根据矿车的车型和矿车内外的选择定位,达到防护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4、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包括用于防护的防护层;

5、防护层一侧覆盖有用于抗冲击的抗冲击层,防护层和抗冲击层由侧连接槽和上连接槽内的接杆与插块上的卡合槽套设连接。

6、优选的、防护层和抗冲击层通过连接件贯穿连接孔与矿车连接。

7、优选的、防护层、抗冲击层和插块为至少一组的拼接结构。

8、优选的、插块套在接杆外侧转动折叠连接。

9、优选的、插块插入侧连接槽和上连接槽内组合连接。

10、优选的、抗冲击层和注气孔由注气件相互连通。

11、优选的、防护层和插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抗冲击层连通的注气孔,抗冲击层为气囊结构,抗冲击层与防护层为一体式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防护层和接杆为拼接式的抗冲击结构,通过防护层上的侧连接槽和上连接槽内的接杆与插块上的卡合槽进行卡合连接,连接好后通过螺丝贯穿防护层和接杆上的连接孔与矿车连接,连好后根据挤压的防护层的压力自动启动防护层内的抽气组件将气体通过注气孔注入进抗冲击层内进行撑起,实现抗冲击层外侧的防护层进行防破损,通过抗冲击层注气进行抗冲击的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弹力好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的功能;

14、接杆上套设有插块,在连接过程中可通过防护层、接杆和插块实现可根据矿车的车型和矿车内外的选择定位,达到防护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包括用于防护的防护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层(1)和抗冲击层(3)通过连接件贯穿连接孔(4)与矿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层(1)、抗冲击层(3)和插块(8)为至少一组的拼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块(8)套在接杆(2)外侧转动折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块(8)插入侧连接槽(5)和上连接槽(7)内组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抗冲击层(3)和注气孔(6)由注气件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层(1)和插块(8)的一侧开设有与抗冲击层(3)连通的注气孔(6),抗冲击层(3)为气囊结构,抗冲击层(3)与防护层(1)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车驾驶室抗冲击结构,属于抗冲击结构技术领域,防护层一侧覆盖有用于抗冲击的抗冲击层,防护层和抗冲击层由侧连接槽和上连接槽内的接杆与插块上的卡合槽套设连接,防护层和接杆为拼接式的抗冲击结构,通过防护层上的侧连接槽和上连接槽内的接杆与插块上的卡合槽进行卡合连接,连接好后通过螺丝贯穿防护层和接杆上的连接孔与矿车连接,连好后根据挤压的防护层的压力自动启动防护层内的抽气组件将气体通过注气孔注入进抗冲击层内进行撑起,实现抗冲击层外侧的防护层进行防破损,通过抗冲击层注气进行抗冲击的功能,接杆上套设有插块,在连接过程中可通过防护层、接杆和插块实现可根据矿车的车型和矿车内外的选择定位,达到防护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胜,李轩,黄宝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久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2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