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1、多联机系统连接了多个室内机,由于不同室内机多样化的运行需求,导致目前多联机系统的负荷需求范围较大。为了匹配多样化的负荷运行范围,宽频压缩机应用在了多联机系统上。
2、目前,虽然宽频压缩机已经在多联机系统上被使用,但是受限于宽频压缩机的低频稳定性、噪音等条件,目前的控制方法下,宽频压缩机的最低频只能在特定的节能模式下开放使用,并不能完全放开给普通制冷模式使用。这使得宽频压缩机在低负荷场景下的优势无法被完全发挥,从而使得多联机在普通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在低负荷场景下的表现不佳,压缩机仍然会频繁启停,造成室内温度频繁波动,既不节能也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多联机系统,能够放宽压缩机的最低运行下限,充分发挥压缩机的低频性能。
2、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和连接所述室外机的多台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所述室内机检测的室内温度确定所述室内机的负荷指数;
4、根据所述负荷指数确定目标蒸发温度;
5、根据所述目标蒸发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负荷指数确定目标蒸发温度,包括:
7、确定所述负荷指数中的最大负荷指数;
8、根据所述最大负荷指数和上一检测周期的目标蒸发温度,得到当前检测周期的目标蒸发温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蒸发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包括:
10、根据所述目标蒸发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确定温度差值;
11、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蒸发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确定温度差值,包括:
13、获取当前检测周期对应的所有所述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并根据所述实际蒸发温度确定实际蒸发平均值;
14、根据所述目标蒸发温度和所述实际蒸发平均值确定温度差值。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6、确定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且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等于制冷模式的默认运行频率下限值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二时长,
17、或者,
18、确定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且所述负荷指数中的最大负荷指数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三时长。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包括:
20、确定节能模式的默认运行频率下限值和制冷模式的默认运行频率下限值的频率差值;
21、根据所述频率差值构建不同温度值与运行频率下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22、根据所述温度差值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运行频率下调值,调整制冷模式的默认运行频率下限值以降低所述运行频率下调值。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为不同温度区间与运行频率下调值的对应关系;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运行频率下调值,包括:
24、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落入的目标温度区间,确定与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对应运行频率下调值。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区间的数量由所述频率差值的数值确定,每个所述温度区间的长度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的差值除以所述温度区间的数量。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7、获取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压力值和低压侧压力值,并根据所述高压侧压力值和所述低压侧压力值确定高低压比值;
28、确定所述高低压比值大于第三阈值、所述温度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且所述当前运行频率等于制冷模式的默认运行频率下限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
29、或者,
30、确定所述高低压比值大于第三阈值、所述温度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且所述最大负荷指数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2、当所述多联机系统满足退出条件,将所述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重置为制冷模式的默认运行频率下限值;
33、所述退出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4、所述高低压比值小于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
35、所述当前运行频率小于第五阈值的累计运行时长为第四时长,所述第五阈值根据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安全运行频率确定;
36、所有所述室内机关闭。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检测的室内温度确定所述室内机的负荷指数,包括:
38、获取开启的室内机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差数据,所述温差数据为对应所述室内机的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
39、根据所述温差数据确定所述室内机在当前时刻的负荷指数。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温差数据确定所述室内机在当前时刻的负荷指数,包括:
41、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差函数和权重函数,所述温差函数表征预设时间段内不同检测时刻的所述温差数据,所述权重函数表征预设时间段内不同检测时刻的权重值;
42、根据所述温差函数和所述权重函数的卷积积分结果确定所述室内机在当前时刻的负荷指数。
43、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44、第三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第二方面的控制器。
45、本技术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多联机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和连接室外机的多台室内机,多联机系统收集正在运行的室内机检测的室内温度,并计算室内机的负荷指数,通过对室内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确定室内机的负荷需求,再根据负荷指数确定目标蒸发温度,从而能够基于室内机的负荷需求确定室内机运行过程中的蒸发温度,便于在不同场景下对压缩机运行频率的下限值的调节,最后根据目标蒸发温度和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放宽压缩机的最低运行下限,使得室内温度控制更精准,能够在保证压缩机可靠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压缩机的低频性能。本实施例通过确定室内机的负荷指数以及目标蒸发温度等关键运行参数,能够有效缓解多联机系统在小负荷运行阶段,由于压缩机最低频下限不够造成的降频降不下去带来的频繁达温停机问题,通过目标蒸发温度的确定可使得室内温度控制更精准,系统也能最大化发挥宽频压缩机的性能,使得整体系统更节能。
4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和连接所述室外机的多台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荷指数确定目标蒸发温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蒸发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蒸发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实际蒸发温度确定温度差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为不同温度区间与运行频率下调值的对应关系;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运行频率下调值,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区间的数量由所述频率差值的数值确定,每个所述温度区间的长度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的差值除以所述温度区间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温度差值调整压缩机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频率的下限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机检测的室内温度确定所述室内机的负荷指数,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数据确定所述室内机在当前时刻的负荷指数,包括:
13.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14.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器。